馬灣閒遊

馬灣閒遊

天晴 / 31度 / 濕度 81-93%

交通:乘巴士NR331, NR331S, NR330, NR332, NR334, NR338、渡輪至馬灣 / 回程相同
感想:交通較想像中方便,人少車少,難得在民居中找到閒情和寧靜。風景一流,不時吹來陣陣涼風,非常舒服。我超級喜歡馬灣,甚至想住在馬灣。
需時 | 長度:兩小時 / 3.32km
**注意:因馬灣公園二期工程 (預計31/3/2024 才完工),現未能通往大街村、天后廟及避風塘。可考慮一遊大嶺頭及南灣。(6/6/2021)


Ma Wan

Transport: Take bus no. NR331, NR331S, NR330, NR332, NR334, NR338, ferry to Ma Wan / Return by taking the same bus or ferry

Feeling:  Highly accessible, however, you can enjoy a leisurely walk and the remarkable scenery around Ma Wan, a great way to stay away from the hustle bustle.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3.32km, around two hours

交通:バスNR331, NR331S, NR330, NR332, NR334, NR338またはフェリー/ARK EXPRESSで。帰りも同じバス/フェリーで。
感想:アクセスはよく、ゆっくり散歩できる多忙の生活から開放できるコースだ。
距離と平均所要時間:3.32キロ、約2時間

基本上去馬灣不是行山,只是去探新居入伙的好友,順道來個輕鬆郊遊。我們在荃灣港鐵站旁乘NR331巴士,十數分鐘便到達馬灣,在第一個站「基慧小學」下車。從來不知馬灣的交通,原來頗便利。

下車後,我們一行四人,隨意亂走,由柏林路轉往芳園路去看看古蹟館 (前身為馬灣公立芳園學校)。Hiking 4.4.2017 Ma Wan (4)

這裏有從馬灣東灣仔北移至古蹟館的清代磚窰Hiking 4.4.2017 Ma Wan (23).JPGHiking 4.4.2017 Ma Wan (1)

還有唐代窰爐遺跡。Hiking 4.4.2017 Ma Wan (3).jpg

離開古蹟館後,沿馬灣鄉事會路方向走,參觀建於1920至30年代的芳園書室 (前為陳氏書齋)。

今天重遊馬灣,發現芳園書室被圍封,不能內進。(6.6.2021)
Hiking 4.4.2017 Ma Wan (5)Hiking 4.4.2017 Ma Wan (6)

很喜歡這座美麗而典雅的書室。這是聞名的古蹟,但奇在要略為找路才能通往書室。Hiking 4.4.2017 Ma Wan (7)

隨後我們在書室後方的小路通往海邊。看到居民放在空地的燒烤爐及碰到居民遊玩後,駕著小艇拿著漁獲而歸,這種生活真的讓人羨慕,我想住在馬灣呢。Hiking 4.4.2017 Ma Wan (8)Hiking 4.4.2017 Ma Wan (9)

離開海邊,返回書室後的小路,看到有往天后廟和舊村碼頭的指示牌。沿此方向走,經過很多荒廢了的村屋,今天陽光普照但涼風送爽,實在太舒服了。

因馬灣公園二期工程 (預計31/3/2024 才完工),未能通往大街村、天后廟及避風塘。(6.6.2021)Hiking 4.4.2017 Ma Wan (24).JPG

行不久便到了大街村,發現有很多食肆的招牌,相信昔日定必如西貢橫街小巷般熱鬧。Hiking 4.4.2017 Ma Wan (11)

想像著鮮磨腰果露、杏仁露……的味道,以前的甜品一定是真材實料吧。Hiking 4.4.2017 Ma Wan (12)

在大街村對出,有一個大碼頭和這個小碼頭,舒服得不得了。這也解釋了閒情是如何煉成的。Hiking 4.4.2017 Ma Wan (13)

維修中的天后廟,對出有一大片空地,令人心歡。Hiking 4.4.2017 Ma Wan (14)

在大空地旁往避風塘方向走,看到坐擁無敵海景的棚屋,這樣荒廢了也真可惜。要是大街村、碼頭和空地也變成私人發展項目的話,這些文化歷史、特色與公共空間也將失去。Hiking 4.4.2017 Ma Wan (15)

我嘗試想像住在大街木棚9號的感覺。Hiking 4.4.2017 Ma Wan (16)

香港的文化與特色都逐漸被蠶食。自從行山後,我才嘗試了解和追回香港的過去。Hiking 4.4.2017 Ma Wan (17)Hiking 4.4.2017 Ma Wan (18)

看到居民收拾漁網,預備把小艇泊在避風塘,我又再次帶著羨慕的眼光。Hiking 4.4.2017 Ma Wan (20)

走過避風塘,穿過柳花村,我們在柏欣路下走至海灘。這麼近便有沙灘,住在馬灣確實不俗 (按捺不住,讚完又讚)。有陽光與海灘及青馬橋伴著我們吃午飯,你說多寫意。或許下次可以沿沙灘繼續前行,看看另一面的風景。Hiking 4.4.2017 Ma Wan (21)

基本上在馬灣不會走失,今天我們真的十分隨心,時而行行,時而坐坐,偶爾又站在樹下傾傾講講,真的開心非常。好友見面就是有說不完的話題,最重要是可以肆無忌憚,舒服的暢所欲言。感恩今天有好的天氣和好友們,確是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假期。

後乘NR331往荃灣港鐵站,剛好看到三棟屋博物館 (三棟屋為典型的客家圍村,於1786年由陳姓客家人建立。及後於1987年復修後成為三棟屋博物館,現為發定古蹟。) 有「 邂逅!老房子 Hi! HOUSE!」展覽,於是順道一遊。展覽由四位藝術家 (石家豪|林嵐|林東鵬|黃麗貞) 邂逅四幢老房子 (孫中山紀念館|三棟屋博物館|王屋村古屋|羅屋民俗館) 而開始。三棟屋博物館內展出的是林嵐的作品。

Hiking 4.4.2017 Ma Wan (22)

展覽導讀是這樣寫的「建築猶如手心的掌紋,無言無語,卻盛載城市的記憶。」寫得好!

看到藝術家在中廳前的天井放置一個有關水的作品,頓時挑起了我的興趣,細看展覽小冊子,才得知中廳前的天井是風水之地。據說三棟屋曾爆發過瘟疫,並找來風水師在這兒擺放水缸設陣,望能逢凶化吉,避過這劫。

「藝術可以讓老房子重生,幫助營造在地文化記憶與社區情感認同。」 這確是做到了。我透過作品走進老房子的過去,跟我平日參觀博物館與老房子的感覺及截入點完全不同。

邂逅!老房子 Hi! HOUSE!」展期至9/7/2017,希望你也能跟老房子打個招呼吧。


附近的路線: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馬灣閒遊

Leave a Reply

Blog at WordPres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