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28-33.8度 / 濕度68-82%
交通:乘 64K 巴士或小巴25K往來「梧桐寨」站
感想:依山而建的石砌路既天然又可近觀多個瀑布,有種走進原始森林的感覺,雖然走得有些攰但值得。
需時 | 長度:約三個半小時 / 5.95km
**注意:可按體力原路上落或繞一圈看群瀑。請量力而為,雨後不宜。請穿著合適,攜帶足夠裝備如手套、行山杖,食物和水。
Lam Kam Road>Ng Tung Chai Village>Man Tak Yuen>Ng Tung Chai Waterfalls (Bottom Fall>Middle Fall>Main Fall>Scatter Fall)>Man Tak Yuen>Ng Tung Chai Village>Lam Kam Road
Transport: Take bus no. 64K or minibus 25K to and from Ng Tung Chai bus stop
Feeling: The well-built trail guides you through the jungle and multiple waterfalls. Love the raw beauty of nature and enjoy the waterfall hike pretty much.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5.95km, around three and a half hours
** Points to note: Mind the rugged path and slippery rocky steps. Please wear proper gear, bring along the hiking stick, gloves and stock up before you go.
誤將今天的公眾假期當成星期六,去到嘉道理農場才知道休息,所以改去梧桐寨。今天這麼熱,去看瀑布也是好事。在梧桐寨站下車後,沿指示向萬德苑方向行。
單看相片,也應該感受到今天有多熱吧。
經過梧桐寨村時,請盡量減低聲浪。
白色私家車左邊有捷徑,我們沒留意,轉右走了。
再左轉上斜。
沿車路上。
再轉左走。
通往萬德苑這段路稱為萬德徑。
看到遠處的巨石,跟好友談到天書壁。後看關於萬德苑的資料,原來山門有對對聯「飛瀑清泉河圖洛書顯示梧桐仙境 霧峰環翠南山古洞內蘊世外桃源」意指「從梧桐寨瀑布飛流直下的山水,繞苑前山谷淙淙而過,遠山極目處有一狀似經書的磐石遙遙相對,此即為河圖洛書的格局,引證了萬德苑地處所在,正是道教理想中的洞天福地;而山谷附近一帶名曰南山, 正吻合數十年前祖師所降乩示:『南山古洞好清修』」。(1) 這塊估計是負責人提到狀似經書的磐石。
山友稱這為磨龍石,無法找到出處;亦見有人稱作河圖洛書石。後看到山水小組版主提及2006年播放的《區瑞強擁抱大自然》第四集梧桐寨瀑布的錄像,才知道梧桐寨村民稱這為磨銀石,還提到相傳的風水學說。村內有礦,原靠這磨出銀來的石可以養活村民,但對面有座雞公山,風水相剋,磨出來的銀都被雞公山吃掉。
(後記:下一篇將會記錄由寨乪上磨銀石的路線。)
經過萬德苑牌坊。
荒廢了的梯田。
經過前文提過的萬德苑山門。
便開始上山了。
向梧桐寨瀑布及大帽山方向行。
今天會繞一圈,在相片右方下來。
開始行無窮無盡的石級。
由上山入口行了約35分鐘,便見到井底瀑的指示。石級又濕又跣,我步步為營。
可能今天較晏來,遊人已離開,可以拍得沒人之景,高興。
原路折返回分岔口,繼續上山。
行約10分鐘左右,便到達中瀑。
沒久留,原路折返,繼續上石級。
走約10多分鐘,從這兒入去會看到彩虹瀑,詳情可看這篇記錄。
今天時間不多省了不走彩虹瀑。
繼續上石級,攰。
行了約35分鐘終於到達全港最長的瀑布 — 馬尿寨主瀑。
好友提到,要是這條瀑布在日本的話,應該有冠以地名的草餅或燒餅賣,哈。其實香港不是沒有美景,只是少了像日本人愛自己地方的情懷而已。
小休後,繼續上石級,為西瓜而努力。
部份路段略為崎嶇陡斜及狹窄,但並不難走。
終於到達散髮瀑,實在太開心了!
沿路上來見到幾個鉛礦洞,這是比較大的一個。
來到這兒終於可以大休吃西瓜了!水花灑在面上好像冷氣般涼,還有又甜又多汁的西瓜,人生實在太美好了。喜歡好友稱這為西瓜瀑布,哈。
離開散髮瀑,繼續上。左方有路去玉女瀑,今天已看了不少瀑布,所以省了不走。
沒想到這兒有廢屋,但找不到村落的資料。
難得有這麼平坦舒服易走的橫山徑。
來到分岔路口,左路可往大帽山或四方山。一直很想從這邊上大帽山,待秋天再來吧。
我們走右路下山,終於落山了。
這邊下山沒那麼濕,走得輕鬆些。
接回今早上來的路。
最後行回林錦公路乘車離開。
頗大水,相當有睇頭。
今天原往觀音山,礙於嘉道理農場休息,所以轉往梧桐寨看瀑布。天雨關係,已兩星期沒行山,加上高溫,起步不久便覺疲累。多想走完井底瀑便原路離開,哈。明白越少運動便越不想走動,所以堅持繼續上。由井底瀑到中瀑,再走到主瀑,到達散髮瀑布時最開心,除了可以大休吃西瓜外,也知道上山的路段也差不多走完。
我怕濕怕跣,向來不熱衷看瀑布。雖然梧桐寨的群瀑並不較過往行山看瀑與潭的吸引,但以瀑布的密集度及易行程度,這兒絕對值得一遊。石砌路既天然又不影響原貌,有種走進原始森林的感覺,仿如再去了一次屋久島的白谷雲水峽。今天一上山,就好像進了冷氣隧道一樣,是極佳的避暑路線。不過繞一圈,上上落落大石級,落差400米,走得有點累,但出了一身汗,感覺愉快。
今天由梧桐寨站起步 (梧桐寨村有洗手間),行約35分鐘至上山入口。走約35分鐘至井底瀑,多走10分鐘至中瀑。行約35分鐘至主瀑,多走10分鐘至散髮瀑。行往上大帽山及落山往萬德苑分岔路約15分鐘。最後返回寨乪站花約1小時5分鐘,全天行約3小時25分。
附近的路線:
- 梧桐寨路>梧桐寨村>萬德徑>萬德苑>井底瀑>中瀑(馬尾瀑)>彩虹瀑(白蛇瀑)>馬尿寨主瀑>散髮瀑>萬德苑>萬德徑>梧桐寨村>梧桐寨路
- 寨乪路>寨乪>禾萬古道>磨銀石 (磨龍石)>大菴>大菴路
- 嘉道理農場>大刀屻>北大刀屻>箕勒仔>港鐵粉嶺站
- 荃錦公路>麥理浩徑第8段>禾塘崗>大帽山>響石墳場>川龍
- 荃錦公路>麥理浩徑第8段>禾塘崗>大帽山>四方山>麥理浩徑第7段>衛奕信徑第7段>城門水塘
- 川龍>妙高台(大帽山山火瞭望台)>大帽山>荃錦公路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此路線地圖
(1) 《大埔傳統與文物》編輯委員會。《大埔傳統與文物》。香港: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