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天陰 / 17-19 / 濕度 83-96%

交通:港鐵上水站 A4 出口,往上水廣場乘 73K 巴士,在「虎地坳」站下車 / 回程於雲泉仙館乘 52K小巴或 79K 巴士離開。

感想:雖沒指示牌但路線非常清晰,不會迷路。一路走來覺得山勢很美,只是個人不喜愛水泥路,總是提不起勁,亦覺特別費勁去走。全程為舊有軍用車路,雖易走,但有多條超過45度的斜路,亦需力氣。

需時:約三個半小時/ 7.99km

Man Kam To Road>Cham Shan>Wa Shan>High Hill>Ma Tau Leng>Tsung Shan>Ping Che Road>Wun Chuen San Koon

Transport: Take bus no. 73K at Landmark North (MTR Sheung Shui Station Exit A4),  get off at Fu Tei Au / Return by taking minibus no. 52K or bus no. 79K.

Feeling: The route is mostly on an old military road, with many uphill and downhill sections, some of the slopes are over 45 degree. Won’t get lost even without any trail signage.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7.99km, around three and a half hours

交通:上水廣場でバス73K番に乗って虎地坳で下車。帰りはミニバス52K番またはバス79K番で。
感想:コースは古い軍用道路なので急な起伏がある(45度のもある)。案内はなくても迷うことはない。
距離と平均所要時間:7.99キロ、約3.5時間

上水廣場乘 73K 巴士,在「虎地坳」站下車,沿斑馬線過對面馬路,然後上斜。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整條路線只有一個分岔口,我們上山去,所以選左路。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今天走的是舊有軍車路,不斷上上落落。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回望走過的路,開首經過頗多電線塔及電線桿,景觀有點大打折扣。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路不難走,但有多條超過45度的斜路,也頗費力氣。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車路旁有小路上華山頂。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雖然我不是金庸迷,此華山 (139.3米) 亦不同彼華山,但也即時想起《射鵰英雄傳》的華山論劍。要不是劍太重,真想在華山之巔耍太極劍呢 😛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華山上除了有標高柱,還有一塊建於清・道光十九年 (1839年) 的求雨石。(1) 求雨石的五面皆刻有字,正面是「興雲降雨之神」,背面為「維嶽降神」,兩側是「道光己亥」和「歲貢廖有容立」,頂端的「大嶺」是華山的舊稱。以往在乾旱的日子,農民便會上山在求雨石前設壇祈求降雨。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下望大嶺靶場。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碰見來香港過冬的小鵐 (Emberiza pusilla),謝謝雷隊長讓我上載這張美麗照片。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又來一條長命斜。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在往犀牛望月之前,看到很多的…斷…腸…草!又令我想起金庸先生。在《神鵰俠侶》小說中,斷腸草能解情花毒。但在現實生活中,斷腸草 (又名鉤吻)、羊角拗、洋金花及馬錢子是香港的四大毒草。(2)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我不愛行水泥路,上犀牛望月 (164.9米) 的一段山路,頓時令我開心非常。這裏已是全日最高點。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臨近松山,看到了皇家香港軍團 (義勇軍) 的軍徽。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拍這張照片時,我其實望著新圍軍營內一棵棵美麗的木棉樹,真的很喜歡呢。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在松山發現有標高柱,但在地正總署測繪處的網頁沒有找到這個標高柱的紀錄,相信已被棄用。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小休過後,便下山往坪輋路。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再沿坪輋路多走十多二十分鐘,便到達雲泉仙館。閒逛後可乘小巴或巴士離開。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今天由虎地坳起步,行約一小時至華山;接近一小時至犀牛望月;不用半小時行至近松山看軍徽;後花約45分鐘下降至坪輋路,少於半小時腳程便到達雲泉仙館。全天行了約三個半小時。

我向來不愛水泥路,總是提不起勁,亦覺特別費勁去走,所以走得有點慢。一路走來覺得山勢很美,只可惜有很多電線桿、貨櫃場,加上是水泥路,對我來說,確是大打折扣。幸而看到華山的求雨石,再遇四大毒草之一的斷腸草,頓時覺得有點趣味。

走這條路線,讓我想起金庸的武俠小說,要是你也一樣,不妨行畢後,到香港文化博物館看看「金庸館」及「繪畫.金庸」的專題展覽。

以下是今天的路線資料。

可用 TrailWatch App (IOSAndroid或在 trailwatch.hk 網站計劃及下載路線,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文錦道路>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松山>坪輋路>雲泉仙館


(1)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 (下) - 新界》,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
(2) 《中藥趣談》,衞生署中醫藥事務部 (網上資料 2016年)。檢索日期:2017年3月12日。

Leave a Reply

Blog at WordPres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