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時天陰後轉晴 / 18-26度 / 濕度77-86%
交通:港鐵東涌站B出口,乘11號巴士往大澳,在總站下車 / 回程在大澳乘相同巴士離開。
感想:今天雖然走錯路,但錯有錯著,遲了一小時才到達鼻涕瀑,反而遇著藍天,且走回頭路時,得見海天一色的天池。要是大家由大澳起步,看看天池後便原路返回大澳,這條路線是輕鬆的。 (後記:已圍封,無法進入天池及萬丈布)
需時 | 長度:約四個小時 / 10.03km
**注意:要留意往鼻涕瀑的分岔路口,別錯走極為陡峭的上山路。往鼻涕瀑及金字塔峰的路,新手不宜。
Tai O>Disused Salt Pans>Lantau Trail Section 7>Fan Kwai Tong>Nga Ying Kok>Yi O>Shui Lo Cho>Infinity Pool>Man Cheung Po>Tai O
Transport: Take bus no. 11 (near MTR Tung Chung Station Exit B) to Tai O / Return by taking the same bus at Tai O to MTR Tung Chung Station.
Feeling: We were very happy to see the blue sky, the gorgeous pool at the upper course of Man Cheung Po and infinity pool. It is an easy hike if you walk from Tai O to the infinity pool and take the same route back to Tai O.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10.03km, around four hours
** Points to note: If you wish to go to the upper course of Man Cheung Po, please be alert and aware of the divide paths. There is a path to the top, but too sheer to climb up, not for inexperience hikers.
交通:バス11番に乗って(MTR東涌駅の出口Bから)大澳まで。帰りは同じバスで東涌へ。
感想:青空の下に滝とインフィニティプールを楽しんだのが最高だった。大澳からインフィニティプールまでのコースは楽だった。
距離と所要時間:10.03キロ、約4時間
**注意:萬丈布の上流へのコースはきつい岐路が多く初心者にはむいてない。
在總站大澳下車後,前往碼頭,踏上粉紅橋。
行至盡頭後,轉右往二澳。
這是鳳凰徑第7段,有鋪好的水泥路。沿海邊走一段,留意萬丈布經牙鷹角的指示。
我們今天想先往水澇漕、萬丈布及牙鷹山,再由此路下來。所以沒有上走這石級。
而前行約7-8分鐘至另一條石級,上山時會途經村屋。
並會經過兩座水務署的石屋。
這段山路很好走。
行約40分鐘,便到達水澇漕。中間的小山坡名為金字塔峰。
此集水區為大澳居民提供食用水,大家切勿下水或弄污食水。
每當雨天後,這裏水量便會大增,流水直奔下方,因流水聲響天,故稱下方澗途為「水澇漕」。水澇漕下方有三潭三瀑。(1)
我們沿集水區左方的小徑前行,看清集水區後方的萬丈布。縱然今天水量不多,但仍甚有氣勢。根據朱維德先生於《朱翁同遊 香港原貌》書內的紀錄,水澇嘈的嘈口曾被村民用以養鴨。在60年代,香港礦業公司的礦場在水澇嘈附近,近牙鷹角,離二澳不遠。(2)
橫過石澗,預備上山。
初段的路還很好走,亦可以近距離看萬丈布。
在上山初段有看過路線圖,確定沒走錯路。後至中段發現略略偏離原先計劃的路線,但見有明確路徑及絲帶,便打算上行一小段再看看路線圖。
但路由「斜」變成「直」。
這一段路雖然不長,但相當陡峭,所以消耗極多體力。
基於上行時手腳並用,已無暇看路線圖,當刻只一心上走至平地,希望可以好好休息。我們從左方爬上來,上到來才發現走錯路。
在山頂上發現對面才是我們要走的路。我們百思不得其解,地圖沒顯示山上有路,這條上山路究竟是通往何處?我們經商討後,縱然不想,但基於安全理由,還是決定走回頭路。
就在下降了2/3路段之際,才發現我們上行時錯過了的這個路口。
這段路雖然也要略為手腳並用上攀,但較之前的路段容易及舒服多了。這時好友先上去探路。
當刻的我累透了,幸好最後有上走,否則錯過這個美景。而不會遲不會早,阿天已為我們預備了美麗的藍天,多謝阿天。
因有兩行流水,前人將這名為鼻涕瀑。(流水變成鼻涕,會不會有點大殺風景呢?)
這兩行流水剛好在金字塔峰的左右兩方而來,右方澗源是萬丈九曲,左方則是萬丈布的主源。(1)
來到這麼美麗的地方,即時坐下來好好欣賞。
曾提及多次的太陽手巾,原來沒有為它留影。
在瀑前回望二澳。
在瀑布的右方有路上山,亦是我們原本計劃的路線。
上走至瀑頂有路往金字塔峰,再上走便會接回鳳凰徑。
細看會發現金字塔峰的右方有麻繩,方便上攀。
在瀑頂下望二澳。

大休過後,我們原路折返,在高地看集水區。
怪不得集水區有「天池」之名,確是美得驚人。
下降至鳳凰徑,往大澳方向走。
經過二澳碼頭。
在大澳總是人頭湧湧,難得走在橋上,看著一大片紅樹木,可以有片刻寧靜的感覺。
我覺得有點像日本的小村落,好友覺得我很誇張。
遲些得拜會獅山及象山。
最後返回熱鬧的巴士站,乘車回家。
原先計劃由大澳起步,在二澳上山,經水澇漕、萬丈布、金字塔峰往牙鷹山,最後返回大澳。礙於在萬丈布往金字塔峰時錯走了上攀路,消耗了極大體力,所以往鼻涕瀑後,決定走輕鬆的回頭路返大澳。但亦錯有錯著,遲了一小時才到達鼻涕瀑,反而遇著藍天,且走回頭路時,得見海天一色的天池。不過,這次犯的小錯誤也提醒我們不可掉以輕心。
要是大家由大澳起步,看看天池和萬丈布 (不上走鼻涕瀑) 後便沿路返回大澳,這條路線是輕鬆的,悠閒慢走來回約需三小時。
今天由大澳碼頭起步,行約45分鐘至二澳的上山入口。走約40分鐘至集水區,沿集水區左方上行,橫過石澗,山邊有路上山,上攀約35分鐘至山頂。後沿路折返花約半小時,再依小徑上走10分鐘至萬丈布的鼻涕瀑。後返回大澳巴士站花約1小時15分,全天行了約四小時。
附近的路線:
- 大澳>荒置鹽田>鳳凰徑第7段>番鬼塘>牙鷹角>牙鷹山>鳳凰徑第6段>羗山郊遊徑>萬丈布>龍仔悟園>荒置鹽田>大澳
- 大澳>荒置鹽田>鳳凰徑第7段>番鬼塘>牙鷹角>牙鷹山>鳳凰徑第6段>羗山郊遊徑>萬丈布>龍仔悟園>大澳路
- 逸東邨>東涌炮台>侯王廟>䃟頭>田心>鱟殼灣>沙螺灣村>䃟石灣>深石村>南田>深屈>深屈灣>新洲>寶珠潭>大澳 (東澳古道)
- 大澳道>獅山>象山>寶珠潭>大澳
- 大澳>街市街>虎山行山徑>虎山>楊侯古廟>吉慶後街>大澳
- 大澳>梁屋村>鳳凰徑第7段>鳳山 (尖峰山)>鳳凰徑第7段>梁屋村>大澳
- 宏貝道>鳳凰徑第8段>鳳凰徑第7段>分流郊遊徑>分流東灣>分流炮台>分流西灣>煎魚灣>二澳舊村>二澳新村>大澳
以下是今天的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
可用 TrailWatch App 或在 trailwatch.hk 網站計劃及下載路線,然後開著TrailWatch App跟著走。
(1)《香港山澗叢集》1992年。(感謝香港郊野活動聯會徵得作者同意並轉成網上版本。)
(2) 朱維德。 《朱翁同遊 香港原貌》。香港:雅集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