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29-34度 / 濕度73-84%
交通:乘的士來回榕樹澳
感想:榕樹澳至深涌沿海一段為平坦水泥小徑,風景不俗。深涌的一大片草地,極其美麗。在石芽頭上視野沒遮擋,景觀極佳。
需時|長度:約四小時 / 8.82km
**注意:由深涌上石芽頭,山路陡峭且泥土略為鬆散,要手腳並用及略為攀爬,需一定體力,請量力而為,新手及雨後不宜。請穿著合適,攜帶足夠裝備如手套、行山杖,食物和水。
Pak Sha O> Ngau Yue Tau>Shek Nga Tau>Sham Chung>Yung Shue O
Transport: Take taxi to Yung Shue O
Feeling: Sham Chung with a vast area of beautiful grassland and the views at the top of Shek Nga Tau is impeccable.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8.82km, around four hours
**Points to note: A steep climb to Shek Nga Tau, not suitable for inexperienced hikers. Mind the rugged path and please wear proper gear, bring along the hiking stick, gloves and stock up before you go.
這個周末突然非常炎熱,不宜走長線。選了榕樹澳往來深涌輕鬆易走的路線,加插上落有點難度但景觀極佳的石芽頭。計劃時考慮到萬一天氣太熱或大家狀態不佳,則省去石芽頭一段,甚或在深涌乘渡輪離開。
今早起來,天文台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只是站著也在流汗呢。為避開西貢人潮,我們在烏溪沙站乘的士往榕樹澳。在榕樹澳的公厠旁下車後,沿車路前行,在村口會看到指示,轉左往深涌。
經過民居便是水泥小徑,人在郊外,涼快多了。
從這個角度看,馬夾崙很像一座金字塔。
沿海邊走,景觀相當好。
經過深涌碼頭。
橫過深涌堤壩。
走至盡頭轉右。
行不久便看到上石芽頭的入口。
一開始便是急斜,要手腳並用爬上去。
山路清晰但陡峭,泥土略為鬆散。
攀爬一段已看到深涌。
幸好中段坡度略緩,偶有可稍為歇腳的位置。從高地看剛才沿海邊走來的路。
今天狀態一般,加上上山時臨近正午非常熱,得不時休息及補水。多謝兩位好友的照顧,讓我按著自己舒適的步伐慢慢行。
看到山頂了!
最後一小段。
天氣越晏越好。可不要小看只有180米高的石芽頭,花了約一小時才到達山頂,景觀真的無敵!一到山頂我即時很精神 😛
看見曾經到過的雞麻峒。
還有黃地峒、開丫峒。首次從這個角度看深涌及堤壩。
今天路線不長,完全不用趕,我們悠閒地坐下來吃點東西看看風景。我說:「人生多美好,多幸福。」好友回我:「這個我不敢確定呢,哈。」我修正:「至少這一刻人生多美好,多幸福,哈哈。」
新界東北亦有名為石芽頭的山頭,景觀同樣好。
下山較預期的走得順,不時停下來看看風景。
部分路段略密,崗松長得人這麼高。
下降至深涌堤壩,前行轉左往深涌。
好美的草地,來過多次深涌,最好天氣是這次了,要多放一些相。
好像去了台灣鄉郊呢。
深涌包括石頭徑、包尼仔、聖教堂、對面村和灣仔五村。五村之中,除石頭徑有兩戶黃氏村民外,其餘全部皆姓李。(1)
位置互換,在深涌看石芽頭。
離開深涌,預備往士多開餐。
深涌村民於1948年立碑紀念政府撥款興建橋閘,以防暴雨及水災。
沿海邊小徑返回榕樹澳。
中途先在來記士多開餐,隨後便回程往榕樹澳。
遇著大退潮。
最後返回榕樹澳乘的士離開。
昨天還覺渾身乏力,今天雖然狀態一般,但越走越精神,都說行山能醫百病。今早還沒肯定會否及能否上石芽頭,但慢慢走著試著,不時補水及休息,最終也順利到達山頂,藍天白雲確實為我帶來無比動力。在山頂大休後,頓時精力充沛,感謝好友們的照顧,讓我不慌不忙,沒壓力的走。
今天由榕樹澳起步,行約50分鐘到達上石芽頭的入口,約55分鐘上走至山頂。下山花約40分鐘,在深涌閒逛約20分鐘,最後往榕樹澳行約1小時,全天走約4小時。
附近的路線:
- 白沙澳>深涌>榕樹澳
- 白沙澳>荔枝莊地質公園>白沙澳
- 白沙澳>南山洞>荔枝莊>荔枝莊地質步道>雞麻峒>白沙澳
- 水浪窩>觀星台>麥理浩徑第3段>雞公山>北潭>北潭涌家樂徑>鯽魚湖
- 水浪窩>觀星台>麥理浩徑第4段>黃竹洋山火瞭望台>水浪窩
- 西沙路>企嶺下老圍>企嶺下新圍>西徑村>瓦窰頭>烏洲 (連島沙洲)>井頭>大洞
- 西沙路>麥理浩徑第4段>彎曲山>馬鞍山郊遊徑
- 水浪窩>觀星台>泥涌
- 水浪窩>觀星台>企嶺下老圍>企嶺下新圍>西徑村>瓦窰頭>泥涌
- 仁義路>石坑>坪墩村>麥理浩徑第3段>榕樹澳>馬夾崙>
麥理浩徑第3段>雞公山>石坑>仁義路 - 仁義路>石坑>坪墩村>麥理浩徑第3段>榕樹澳>黃地峒>開丫峒>榕樹澳>麥理浩徑第3段>坪墩村>石坑>仁義路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1) 梁煦華。 穿村 — 鄉郊歷史、傳聞與鄉情》。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郊野公園之友會,2004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