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16-24.8度 / 濕度 58-84%
交通:港鐵東涌站近B出口乘11、11A或23號巴士在「沙咀」站下車 / 回程在大澳乘11巴士回東涌
感想:整條路線的路況皆非常好,有充足指示,觀景一流,雖然略為長途但並不難走。
需時 | 長度:約五個半小時 / 18.09km
Wang Pui Road>Lantau Trail Section 8>Lantau Trail Section 7>Fan Lau Country Trail>Fan Lau Tung Wan>Fan Lau Fort>Fan Lau Sai Wan>Tsin Yue Wan>Yi O Kau Tsuen>Yi O San Tsuen>Tai O
Transport: Take bus no. 11, 11A or 23 (near MTR Tung Chung Station Exit B) to Sha Tsui / Return by taking bus no. 11 at Tai O to MTR Tung Chung Station.
Feeling: The trails are well-maintained and signposted, enjoy the majestic views along the trail. This is a bit long but not difficult hike.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18.09km, around five and a half hours
乘11A,在「沙咀」站下車。沿樓級上走宏貝道,去完洗手間便起步。
沿車路走,遇分岔路轉右向狗嶺涌方向行。
可能是天氣好的關係,加上跟好友傾傾講講,前段就算沿引水道旁走頗長的一段,也沒想像中悶。
風景也不錯。
我們沒有下去狗嶺涌,續向前走。
離開水泥路,跟指示向分流 (分流原稱汾流) 走。
美麗非常的沿海山徑。
狗嶺涌。
下去分流東灣。
到達分流東灣。
好友知我喜歡吃紫紫紅紅的生果,特意買了提子給我,未吃已覺甜呢,謝謝。
走了接近一半路程,決定去陳記士多吃點東西。
環境好,大樹份外美麗。
陳記有路通往汾流村。但我們想去看炮台,所以吃飽後便原路折返至東灣。
海灘有路往石筍及炮台。
上走時發現荒廢了的洪聖古廟。
向著石筍進發。
站在石筍旁,景觀極佳。
不時回望石筍。
特別喜歡這路段。
到達分流炮台。分流炮台於1981年列為古蹟,並於1990年進行大規模修葺。在歷史文獻中常被稱為雞翼角、大嶼山或石筍炮台。炮台外有關於炮台名稱、建造年代、海防價值、建築結構、廢棄、保存與保護的資料,值得細讀。據朱維德先生於《朱翁同遊 香港原貌》一書紀錄,「雞翼角」應正名「雞山」;「分流炮台」應以「雞翼角炮台」為正名。(1)
離開炮台後,向左路走。
左方有路往石圓環。
我們沒有下去,繼續走上路,遠觀天后廟。
不久便到達分流西灣。
看到破爛籃球架,猜想可能有學校在旁,於是走近看看。
便看到汾流學校。在網上找到一篇關於藝術家梁山丹與汾流村村民的故事關於汾流攝影展 細訴舊地恩情。從訪問得知,汾流村前村長陳發全曾在建於1956年的汾流學校就讀小一至小六。依他記憶,高峰期有4班,20多人上課。老師會於星期一早上前來,8時多上課,3時多下課,當時老師會租住村民房屋。
沒想到,學校內有攝影展。
「場內展品於2016年7月1日起在汾流學校中展出,為保育汾流學校遺址,其中8幅較大型作品,在7月1日至12月31日的限定期內以掛牆方式展出,隨後將被拆除及對校舍牆壁進行修復,然而12月31日後,展品仍將保留在校舍內供遊人觀賞。」詳情可參看藝術工作者/攝影師:梁山丹《香港最西端的汾流村》的 facebook專頁。
離開學校,經過荒廢的村屋。
分流村的全盛時期於1975-76年間,當時長居村中約有百人。後藍氏村民在村以東百米外另建分流上村。(1)
向煎魚灣營地方向走。
古物古蹟辦事處香港傳統中式建築資訊系統內有關於應綱梁公祠的資料。「應綱梁公祠為分流村內梁姓族人的家祠,早年曾於家祠內設學校,以教育族中子弟,後來梁氏另設分流學校,故祠內學校已停辦。」
經過煎魚灣。
穿過二澳農場向大澳方向走。
好像去了台灣一樣。
續向大澳方向行。
真的行到快日落了。
巴士站人龍非常長,但沒有加密班次。我還是首次乘快艇離開,感覺新鮮。刻意待海水濺起時才拍的照片,喜歡。
一直對分流只有兩個感覺,悶和長。今天一遊後,不覺路途特別長亦完全不覺悶,有好朋友,有好天氣,有好風景,還有古蹟,很喜歡。好友身心兩忙已一段時間,難得可以跟她一起行山,特別珍惜。記起在找路線時,當提到分流,她便雀躍的說好。後才知道她的故友曾提及分流的美並邀她同遊,奈何無法成事。走著沿海山徑往東灣時,特別留了一些私人時間給她和故友對話。雖然我走在前頭遠一點,但仍能感受到那份溫暖和圓滿,感覺就如看見了溫度一樣,令我對分流多了一份特別的感覺。
今天由宏貝道起步,行約2小時15分至分流東灣。由東灣往分流炮台花約30分鐘。最後走約2小時40分至大澳乘快艇離開。全天共行約5小時30分。
附近的路線:
- 嶼南道>石壁山火瞭望台>東灣>石壁水塘路>石壁水塘
- 嶼南道>石壁郊遊徑>西狗牙嶺>閻王壁>小鳥回頭石>斬柴坳>鳳凰徑第3段>昂坪
- 大澳>荒置鹽田>鳳凰徑第7段>牙鷹角>二澳>水澇漕>天池>萬丈布>大澳
- 大澳>荒置鹽田>鳳凰徑第7段>番鬼塘>牙鷹角>牙鷹山>鳳凰徑第6段>羗山郊遊徑>萬丈布>龍仔悟園>荒置鹽田>大澳
- 大澳>荒置鹽田>鳳凰徑第7段>番鬼塘>牙鷹角>牙鷹山>鳳凰徑第6段>羗山郊遊徑>萬丈布>龍仔悟園>大澳路
- 逸東邨>東涌炮台>侯王廟>䃟頭>田心>鱟殼灣>沙螺灣村>䃟石灣>深石村>南田>深屈>深屈灣>新洲>寶珠潭>大澳 (東澳古道)
- 大澳道>獅山>象山>寶珠潭>大澳
- 大澳>梁屋村>鳳凰徑第7段>鳳山 (尖峰山)>鳳凰徑第7段>梁屋村>大澳
- 大澳>街市街>虎山行山徑>虎山>楊侯古廟>吉慶後街>大澳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此路線地圖
(1) 朱維德。《朱翁同遊 香港原貌》。香港:雅集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年。
(2) 梁煦華。穿村 — 鄉郊歷史、傳聞與鄉情》。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郊野公園之友會,2004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