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深水埗配水庫

前深水埗配水庫

我向來沒耐性聽導賞,所以甚少參加導賞團。但因為放假,又想為家姐們安排節目,所以便試試以個人申請者預約前深水埗配水庫導賞團。

我怕人多,永遠都不會是第一位跑出來介紹新景點的人,而往往可能是最後一位,哈。

這篇記錄會分享 1. 如何在網上預約導賞團及自助導賞團 2. 當日拍下的錄像 3. 相片及文字記錄 (內容結集當日導賞員、水務署網頁、語音導賞及古物古蹟辦事處的資料)。



網上預約導賞團

預約時間:於每月的第一個工作日上午 9:00 開始預約下個月的導賞團

每人可預約參加人數 (包括申請人):最多4人

預約網址及注意事項:https://www.waterconservation.gov.hk/tc/ex-sspsr/index.html

集合及解散地點: 巴域街 (近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對出行人路)

參觀時間:1小時30分鐘

留意:

  • 報名時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證號碼及電話,通常在10-20分鐘內便額滿。記緊預先拿取同行人士的個人資料
  • 帶備3.5mm 插頭耳筒
  • 場內沒有洗手間及需要原路上落300多級,即共600多級樓級


網上預約自助導賞團

預約時間:隨時

預約網址及注意事項:https://wsd.ex-sspsr.com/

由巴域街步行至前深水埗配水庫,請參閱:上山路線圖

參觀時間:1小時

其他資料:虛擬導覽語音導賞單張



當日拍下的錄像:

家姐問:「明明今天這麼多人,為何片中好像沒遊人似的?」哈哈。



相片及文字記錄:

我們在巴域街 (近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對出行人路) 集合後便起行。配水庫位處俗稱「窩仔山」或「主教山」的山頭。雖然政府的測量圖沒有這些名稱,但「窩仔山」之名早見於1959年的年報及1950-70年代的中文報章;而「主教山」這名稱則在1990年代的報章才看到。1970年代的政府檔案顯示,這山頭的另一別名為「教會山」。前深水埗配水庫

要走長長樓梯,導賞員說有300多級,我們原路上落便600多級。前深水埗配水庫前深水埗配水庫

在閘口等齊人進入前深水埗配水庫 (下文簡稱配水庫) 。

配水庫於1904年落成,進出配水庫的水管上設有一條飾有拱石的隧道口。隨著配水庫於1970年停用,隧道口已被填封。

>>(詳情可聽 景點6 語音1 及觀看相關照片)

前深水埗配水庫

進入配水庫之上的有蓋空地,便坐下聽導賞員講解早期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

>> (詳情可聽 景點7 語音1-4景點3 語音2及觀看相關照片)

前深水埗配水庫

預備下去配水庫,興奮。前深水埗配水庫

導賞員特別提我們看看這五邊形花崗岩墊石,是用以承托混凝土拱形天花,稍後再談結構。前深水埗配水庫前深水埗配水庫

此配水庫為本港第一個以圓形建成的地下配水庫,於2021年6月10日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水務署另有15個以混凝土建成的圓形配水庫。圓形的特性是可以以最短的周界達至最大的面積,節省興建成本。原牆身沒有鋼筋,是以重力形式靠混凝土自身重量抵擋水壓。

現今的配水庫有不同形狀,以配合地勢為主。

>>(詳情可聽 景點1 語音1景點3 語音1 及觀看相關照片)

前深水埗配水庫前深水埗配水庫

雖然之前也看過配水庫的相片及影片,但入到配水庫的一刻,確實覺得非常靚和驚喜,以為自己身處外地看古建築,不禁暗暗嘩了一聲。前深水埗配水庫

此為仿羅馬紅磚拱券,以歐式砌法砌成。看水署務提供的照片,才發現有12種砌磚方法,相當有趣。

>>(詳情可聽 景點2 語音2 及觀看相關照片)

前深水埗配水庫前深水埗配水庫

配水庫內有108條花崗石支柱,每條支柱由14塊花崗石砌成,地基為混凝土。每條柱之上以紅磚砌成半圓拱,半圓拱之上為一行以長條五邊形花崗石板組成的天花拱頂基座,最後才是混凝土的天花拱頂。

>>(詳情可聽 景點2 語音1及2 及觀看相關照片)

前深水埗配水庫

天花和泥土的重量會傳達至拱頂兩邊的基座、仿羅馬紅磚拱券,再傳達至花崗岩石柱,可以安全地將重量由上至下傳到混凝土建造的地基。前深水埗配水庫

圓拱天花底部兩邊設有陶管,在高水位時可以平衡磚頂兩側的氣壓和水位。在平衡管口旁邊的黃色痕跡,為1904年配水庫落成後設定的最高水位。

>> (詳情可聽 景點5 語音1 及觀看相關照片)

前深水埗配水庫前深水埗配水庫

天花頂部曾經有天窗 (直徑為1尺6吋) 和通風井 (直徑為6吋) 方便檢查維修,但在配水庫停用後以泥覆蓋。前深水埗配水庫

水務署於2017年檢查配水庫內部狀況,當時配水庫之上有22棵榕樹生長,由於這些榕樹的重量危及配水庫的結構安全,後獲相關部門批准將其移除。抬頭仍可看到榕樹的樹根及許多裂痕。前深水埗配水庫

配水庫在1904年落成時的直徑為150尺,支柱的間距有13尺和12尺。由於發現配水庫有滲漏,便於1951年開始進行維修,加建鋼筋混凝土建成的6吋厚牆身,牆後塗有瀝青防水層。後加的牆身與原牆身之間則以混和英泥的泥土加壓及填滿。維修後其內圓收窄至直徑124尺,儲水量由218萬加侖減至107萬加侖。原有的108條石柱,現在我們只看到78條。

>>(詳情可聽 景點1 語音1 及觀看相關照片)

前深水埗配水庫

前深水埗配水庫

每條石柱由14塊,每塊2尺長,1尺6吋闊和1尺高的花崗石砌成。前深水埗配水庫前深水埗配水庫前深水埗配水庫

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文件記錄,於2020年12月的拆卸工程中,有4條石柱及磚拱被移除,這些碎件會被保存作為日後修復之用。前深水埗配水庫

前深水埗配水庫前深水埗配水庫

家姐問:「一般人都不會見到配水庫內部,為何建築會如此美?」我只回了一個字「Taste」哈哈。前深水埗配水庫前深水埗配水庫

位處入水口下的是於1952至1970年期間建造,用以控制進水的鐵製靜水井。亦因為後加大鐵圓柱筒,而需更改水管至現時所見狀態,以保持配水庫儲水水流暢通。

>>(詳情可聽 景點4 語音1 及觀看相關照片)

前深水埗配水庫前深水埗配水庫

在清洗配水庫時,沙泥會被沖洗至半圓導水坑,再經排水管離開配水庫。

>>(詳情可聽 景點5 語音1 及觀看相關照片)前深水埗配水庫前深水埗配水庫

原來這些是瀝青,以為在看太空館的模型,哈。前深水埗配水庫

我們邊聽講解邊行,後有約10分鐘自由參觀及拍照時間。前深水埗配水庫

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要離開了。前深水埗配水庫

返回平台,填了問卷後,便收到紀念品。我們三人遊覽後都非常高興,均覺得水務署安排得很好,還要是免費呢。而配水庫的建築真的很特別很靚,非常推介大家參加。前深水埗配水庫

解散後,家姐即跟好友們推介這個導賞團,他們也預約不到,均表羨慕。此刻家姐們才知原來預約不易。除了這個導賞團,我還找了吃午餐的地方及預約了岩盤浴,節目豐富,哈。當了一天小領隊,希望團友們高興及滿意,那我便開心了。


參考資料:

1,444幢歷史建築物簡要 (367)」,古物諮詢委員會。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日。
前深水埗配水庫導賞團」,水務署 (網上資料)。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日。
前深水埗配水庫自助導賞遊」,水務署 (網上資料)。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日。

Leave a Reply

Blog at WordPres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