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9.2-14.6度 / 濕度 26-44%
交通:乘港鐵至大水坑站或乘 43X, 85K, 89C, 84M, 289K 巴士往來富安花園
感想:這條路線並不難走,但風景相當不俗,令人驚喜。
需時|長度:約四個半小時 / 7.17km
**注意:需上上落落,亦要略為找路,新手不宜。請穿著合適,攜帶足夠裝備如手套、行山杖,以及食物和水。
Tai Shui Hang Village>Mui Tsz Lam>Shek Lung Chai Trail>Mui Tsz Lam>Mui Tsz Lam Road>Chevalier Garden
Transport: Take bus no. 43X, 85K, 89C, 84M, 289K to and from Chevalier Garden
Feeling: Not a difficult hike, enjoy the stunning views along the trail.
Distance and Hiking Time: 7.17km, around four and a half hours
**Points to note: With ups and downs, not suitable for less experienced hikers. Please wear proper gear, bring along the hiking stick, gloves and stock up before you go.
我們將車泊在富安花園後,便向巴士總站方向行。
穿過村屋。
轉左走。
再轉右走。
上山入口就在大水坑村村公所後方。
在分岔口轉右上山。
轉為浮沙碎石路,但不難走。
中途經過這標示為大水坑的標高柱。
繼續上山。
路略為崎嶇,但沒大難度。
這段橫山徑易行外,風景極好,我們邊走邊讚。
好友跟我一快一慢,邊走邊攝錄。(可以看看下方的錄像)
在觀音頂上看群山。
而選了右路落山。
我沒這樣好身手,點了好友去攝石隙,哈。
又要讚一次,這段路真的很靚。
要再落山。
要小心下去水壩,再接水泥路。
右方有路下去梅子林。
上次曾走過這小徑下去水務設施,再接梅子林路。
今天不走小徑,繼續前行。
若閘門關了,可沿相片左路爬過來。
沿車路走一段。
喜愛這個涼亭的顏色和設計。
不用橫過水壩往梅子林村。
而從這兒上山,要略為攀爬。
今天特意走走石壟仔古道。
雖然沒什麼景觀但路況不錯。
見到些廢棄建築物,應該是石壟仔村吧。石壟仔村村民姓吳,據說後山有很多天然石室及石洞 (又稱石壟,
轉右路會經過吳氏宗祠,可通往鹿巢石林。
我們則轉左。
這段橫山徑是今天的另一亮點。
這一段風景極好,望石芽山及梅子林村。
令人望而生畏的鹿巢石林。
我們要從這兒落山回梅子林。
不過走前看看風景,才原路折返。
下山路尚算好走。
亦有較斜路段。
這個位置要小心慢慢下去。
返回剛才上來的路。
橫過水壩,接梅子林路。
最後返回富安花園,駕車離開。
兩段橫山徑的風景超好。
走過茅坪古道、馬鞍山村看石之行、女婆山、梅花古道、 英雄瀑、青蛙石、黃牛山、水牛山與石天窗再走石芽山落梅子林,這一帶四通八達,有非常多的路線,盡是好風景。今天這條路線不算難但卻有驚喜。
我跟好友談到今天之行,他便說要跟我走走鹿巢石林,立即觸動了驚青鬼的神經,哈。
今天由大水坑村起步,行約1小時30分鐘至水務設施。再行1小時10分鐘至石壟仔廢村,最後花約1小時40分鐘返回富安花園,全天行約四個半小時。
附近的路線:
- 港鐵大水坑站>梅子林>茅坪古道>茅坪>北港古道>北港
- 港鐵大水坑站>馬大石澗> 英雄瀑>青蛙石>港鐵大水坑站
- 港鐵大水坑站>女婆山>梅花古道>花心坑>黃泥頭花園
- 馬鞍山郊遊徑>馬鞍山村>鹿巢山>真肥豬石>蜥蜴石>石壟仔>獨木舟石>鱷魚張口石>馬鞍山郊遊徑>馬鞍山村
- 黃泥頭>花心坑>石芽背>黃牛石城>黃牛山>水牛山>石芽山>梅子林>富安花園
- 富安花園>梅子林路>梅子林>石壟仔古道>石壟仔石林 (鹿巢石林)>石壟仔>鹿巢山>梅子林>梅子林路>富安花園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此路線地圖
(1) 「石壟仔」 。馬鞍山民康促進會 (網上資料2015年)。檢索日期:2023年1月2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