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天晴 / 25度 / 濕度67-78%

交通:在西貢巴士總站乘94號巴士或在港鐵鑽石山站乘96R (只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 ,「北潭凹」站下車 / 回程於高流灣乘渡輪回黃石碼頭,再乘94號或96R巴士離開。
感想:除了由北潭凹至大浪坳為水泥路,下去東龍頭輋要略為小心外,其餘均為舒服易走的山路,梯級亦不多。由大浪坳至高流灣一段遊人極少,能在行山旺季找到山中寧靜,著實難得,那無敵風景更是讓人快樂不已。
需時:約五小時 / 10.34km
**注意:大浪坳至高流灣一段沒有指示牌,雖然路線明顯,但因有多個山頭及多次上落,人在山頭易迷失,建議由熟路人士帶領或預先下載路線,並開啟App跟著走。

Pak Tam Au>Maclehose Trail Section 2>Chek Keng>Tai Long Au>Tung Lung Tau Che>Tung Lung Mei Che>Tan Ka Wan>Ko Lau Wan

Transport: Take bus no. 94 or 96R (only on Sundays and Public Holidays), get off at Pak Tam Au / Return by taking ferry at Ko Lau Wan to Wong Shek Pier, then take bus no. 94 or 96R to Sai Kung or Diamond Hill MTR Station.

Feeling: Except the cement paths from Pak Tam Au to Tai Long Au section and a bit rugged to Tung Lung Tau Che, the rest are gentle hillside footpaths with superb scenery. This is not a popular trail, you can enjoy a peaceful hike even in prime hiking season.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10.34km, around five hours

** Points to note: No trail signage from Tai Long Au to Ko Lau Wan, easy to get lost, better accompanied by experienced hikers and with the help of hiking app or map.

交通:バス94番または96R番(日曜と祝日のみ)に乗って「北潭凹」で降りる。帰るのは高流灣のフェリーで黃石まで。そしてバス94番または96R番で。
感想:北潭凹と大浪坳の間には主にセメントコース、東龍二輋にはちょっとごつごつして要注意。大人気のコースではないので、ハイキングのプライムシーズンにものんびり歩きながら景色が楽しめる。
距離と平均所要時間:10.34キロ、約5時間
注意:大浪坳と高流灣の間にはコースの標記が不足のため迷いやすい。経験者と一緒に、またはハイキングのアプリの使用はおススメだ。

乘94號或96R巴士於「北潭凹」站下車,在洗手間旁進入麥理浩徑二段。去土瓜坪鹹田灣東心淇及高流灣都是在北潭凹起步。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每次行過都會拍下這個美景。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行約20分鐘便看到指示牌,選鹹田方向。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約20分鐘下山路便到赤徑。植物與荒廢村屋相互交纏,很美麗。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在這個分岔路選左路 (右路通往鹹田灣)。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直走,不要過橋。隨後會看到麥理浩徑指示牌,選左方 (M042) 而行,接著是一段上斜的水泥路。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去到大浪坳 ,在蚺蛇尖簡介牌旁的梯級上行。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緩緩上斜,輕鬆易走。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很快便看到鹹田灣和大灣這個開揚美景。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覺得這裏很美,好像去了茶田一樣。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美麗的蚺蛇尖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在警告牌旁,左路 (A路) 可直接上左方的小山坡。我們選了右路 (B路),路程長小小但亦殊途同歸。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B路在這個小石柱旁。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B路看似沒路,其實有條舒服小山路。

去蚺蛇尖的遊人絡繹不絕,自我們踏上這條小路往高流灣,便進入遊人極少,非常寧靜的山頭,確實開心非常。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從這個角度看蚺蛇尖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遠眺蚺蛇灣。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在小山坡回望走來的小路。(右方為A路,左方為B路)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在小山坡上拍下的全景照,實在太美了!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小休過後,繼續向高一點的小山坡進發。這兩個小山坡都不斜不高,輕鬆易走。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先落,然後上第三個小山坡,向東龍頭輋方向走。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大家不斷發出驚嘆聲,香港郊野靚得難以形容。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下山的路略為斜 (已是全段最難走的部份),需小心慢走。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上段較禿及斜。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下段較多植物。幸而這段路不長,小心翼翼地走也只是花了20分鐘。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整個山頭也是崗松 (俗稱白花油草),輕輕揉搓便有白花油味。嗅到熟悉的味道,很有親切感。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天與海已分不開。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回望剛才下山的路,接著有平坦的山路。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回望蚺蛇尖,那些滑坡像是積了雪的雪山一樣,有點身在外地的感覺。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雖然有些路段植物比較茂密,但路線是明顯的。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繼續向高流灣進發。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看到長杆灣與米粉咀。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這是另一條下山路,但斜度已大減,不難走。看到蛋家灣及塔門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走過蛋家灣。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到達高流灣。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高流灣較我想像中多人居住。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等渡輪回黃石碼頭時,才發現亦有渡輪往馬料水。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今天由北潭凹起步至大浪坳 (上蚺蛇尖的分岔口) 約個半小時,一個小時到達第一個小山坡,半小時到達東龍頭輋,再花個半小時下降至近蛋家灣,再行半小時到高流灣,共行了五個小時。

前段由北潭凹起步至大浪坳,跟往蚺蛇尖的路相同,遊人甚多。隨後通往高流灣的路段,只遇過行山人士兩次,大部份時間都是我們四人獨擁山頭。能在行山旺季找到山中寧靜,著實難得,那無敵風景更是讓人快樂不已。

附近的路線:

以下是今天的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

可用 TrailWatch App 或在 trailwatch.hk 網站計劃及下載路線,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2 responses to “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大浪坳>東龍頭輋>東龍尾輋>蛋家灣>高流灣”

  1. 蛋家湾和狐狸叫一带景色如何?

  2. 山上看的景色不俗, 但下山後則沒特別。

Leave a Reply

Blog at WordPres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