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22-29度 / 濕度 40-83%
交通: 在西貢宜春街乘2號小巴 (往來西貢至界咸) ,在總站「界咸」下車 / 回程於西貢公路乘92 或 96R (只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 巴士或不同小巴離開
感想:保存完好的搾糖石絞為大腦古道的一亮點。由打瀉油坳往西貢公路一段,可看到群山及內海,景色一流。
長度|需時:6.33km / 約四小時
Kai Ham>Tai No>Tai No Sheung Yeung>Buffalo Pass>Fu Yung Pit>Mang Kung Wo Road>Hiram’s Highway
Transport: Take minibus no. 2 (between Sai Kung and Kai Ham) at Yi Chun Street, Sai Kung/ return by taking bus no. 92 or 96R (only on Sundays and Public Holidays) and other minibuses
Feeling: The well preserved stone juicer is the highlight of the tranquil path. You can enjoy pretty nice views when walking from Buffalo Pass to Hiram’s Highway.
交通:西貢宜春街でミニバス 2 番に乗って「界咸」で下車。帰りはバス92番、96R番(日曜、祝日のみ)またはミニバスで。
感想:石で作られたジューサーは見所だ。打瀉油坳から西貢公路までの景色は特によい。
距離と平均所要時間:6.33キロ、約4時間
我問家姐想行沿海的山徑還是古道,她選了古道。看到天氣好,決定要再行大腦古道。在西貢宜春街乘往來西貢至界咸的2號小巴 (留意 2號小巴有兩條路線,一條往蠔涌,另一條往界咸,要分清楚),在總站「界咸」下車,沿右路上走。
在村屋旁的水泥斜路上。
過對面馬路。
踏入石砌古道。
大腦的荒廢村屋。
家姐看成德望高中,哈。到達這裏要留意。
左為曾氏宗祠,有路往花心坑;行右路,左方有路上打瀉油坳,過澗可看到搾糖石絞。
曾氏宗祠。
選右路後,過澗便會看到搾糖石絞。
昔日的搾糖石絞。
昔日的搾糖石絞。大腦古道有一保存完好的搾糖石絞。石絞由兩個大圓石輪組成,上原有橫木 (兩旁石柱為承托木板之用)。在其中一個石絞上有木柱連著可架在牛隻身上的木架。當牛隻行走時,便會推動石絞,將甘蔗放在兩個石絞中間,便能搾出蔗汁,並從渠管流入桶中,然後再提煉至糖。(1)
看完石絞,返回對岸上山。
在這裏上山往打瀉油坳。
行不了多久,便需彎身而行。不知是不是因為前幾天下大雨,而令竹枝折斷。
邊彎著身邊上斜也頗累。
幸好十多分鐘後已可站著行呢。
美麗的黃牛和水牛山。
藍天綠草,美。
往打瀉油坳方向走。
偶有較為茂密的路段但相對平緩。
我們在往三塊田的小徑旁上來,先到打瀉油坳小休。
小休時看到飛天蟲蟲。
隨後往三塊田方向走,一路下山,後經孟公窩路至西貢公路離開。
看到西貢內海,風景一絕。
今天由界咸起步;花約40分鐘至曾氏宗祠,在曾氏宗祠右路上打瀉油坳約一小時;再花個半小時下走至西貢公路。今天連走錯路及休息,全天行了約四個小時。
沒想過這麼快便再遊大腦古道,確是清幽非常,今次終於看到昔日的搾糖石絞,很高興。上走近打瀉油坳路段有一大片嫰綠植物,加上藍天和黃牛、水牛山作背景,還有往西貢公路的路段,可看到西貢內海,確是美麗非常。
近日陽光已變得熾熱,溫度亦很高,大家要注意補水和休息外,記緊不要長時間曝曬或走太長途的路線。
附近的路線:
- 黃泥頭>石芽背>黃牛山>水牛山>打瀉油坳>芙蓉別>孟公窩路>西貢公路
- 黃泥頭>花心坑>石芽背>黃牛石城>黃牛山>水牛山>石芽山>梅子林>富安花園
- 井欄樹>衛奕信徑第4段>黃麖仔>牛背窩>蠔涌古道>蠔涌谷>元嶺>水口>蠔涌路>西貢公路
- 井欄樹>黃麍仔>大藍湖>東洋山
- 蠔涌>界咸>大腦古道>花心坑>石芽背>黃泥頭
以下是今天的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
可用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或在 trailwatch.hk 網站計劃及下載路線,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此路線地圖
(1) 饒玖才。《香港舊風物》。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