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天晴 / 17-21度 / 濕度 61-80%

交通:港鐵粉嶺站 C 出口,乘 52B 小巴,在流水響道坳頂迴旋處下車 /  回程於丹竹坑或獅頭嶺乘56B小巴至港鐵粉嶺站。
感想:這條路線可以遊覽兩個灌溉水塘,輕鬆易走。
需時|長度:約三個半小時/ 8.31km

Lau Shui Heung>Lau Shui Heung Irrigation Reservoir>Hok Tau Fire Lookout>Hok Tau Irrigation Reservoir>Hok Tau Country Trail>San Uk Tsai>Tan Chuk Hang>Sze Tau Leng

Transport: Take minibus no. 52B (near MTR Fanling Station Exit C),  get off at the roundabout at Lau Shui Heung Road / Return by taking minibus no. 56B at Tan Chuk Hang or Sze Tou Leng to MTR Fanling Station.

Feeling: Easy hike and can access two irrigation in one go.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8.31km, around three and a half hours

交通:ミニバス52B番(MTR粉嶺駅出口Cから)に乗って流水響のラウンドアバウトで下車。帰りには丹竹坑それか獅頭嶺からミニバス56B番に乗ってMTR粉嶺駅へ。
感想:簡単なコースで二つの灌漑貯水池を一気に完走。
距離と所要時間:8.31キロ、約3.5時間

其實已去過流水響和鶴藪灌溉水塘數次,今次全為鶴藪山火瞭望台而來,也想在大嶺皮上看流水響水塘及碰碰植林會否已轉紅。

乘小巴或的士,也是在流水響道坳頂迴旋處下車,即鶴藪路與流水響路的交界。選流水響水塘方向,沿車路一直走,經過車閘上斜,約十多分鐘便到達洗手間。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在洗手間旁便是流水響水塘,植林還沒有轉色。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在水中看到太陽的倒影,很有趣。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隨後,往流水響郊遊徑。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走了長長的石級。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在分岔路口轉右上山。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很快便到達鶴藪山火瞭望台。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隨後返回分岔路。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往鶴藪方向走。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原先計劃經石坳山往鶴藪,所以上了山,留意這路略斜,需小心慢走。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在山頂上看到龜頭嶺、屏風山、黃嶺、八仙嶺,相當美。我們沿左路走。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這裏的下山路相當斜,好友有點擔心。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行山最重要始終是安全和開心,所以我們原路折返,走較輕鬆的路段往鶴藪。看到屏風山與黃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下望鶴藪水塘。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這些路確實舒服好走。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上路下來,往鶴藪。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離開水塘,沿車路下走。原先亦計劃往大嶺皮,在高地看流水響水塘,所以往鶴藪郊遊徑。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來到這裏,才認出很多年前曾跟家人到此一遊。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這裏有路往大嶺皮。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我先去探路,發現小徑不太清晰,枝葉亦茂密,怕好友會走得辛苦,所以打消前往的念頭。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續走郊遊徑。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這裏確實很舒服。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我記得上次行南涌郊遊徑,曾在獅頭嶺乘小巴。離開郊遊徑後,便經丹竹坑往獅頭嶺王氏宗祠旁的小巴總站候車。需留意沿路也沒有小巴站或56B小巴的指示,可跟著下方的路線圖行至小巴總站。

謝謝好友今天放假同遊,大家輕鬆慢走,悠悠閒的傾傾講講,確是非常快樂。快樂其實一點都不奢侈亦不難求。我們還約定久不久便放假去行山呢。

今天由流水響道坳頂迴旋處下車,10分鐘已到達流水響灌溉水塘,由流水響郊遊徑上行約半小時至分岔路口,多走約15分鐘至瞭望台。行約35分鐘至鶴藪水塘,離開水塘往鶴藪郊遊徑入口約花40分鐘。最後由郊遊徑行至獅頭嶺約1小時15分鐘,今天共行約三個半小時。

前陣子流水響灌溉水塘出現乾塘的情況,懷疑因附近隧道工程抽乾了地下水及持續酷熱天氣所致。幸好連日大雨後已回復舊貌。(6/2018)

附近的路線: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流水響>流水響灌溉水塘>鶴藪山火瞭望台>鶴藪灌溉水塘>鶴藪郊遊徑>新屋仔>丹竹坑>獅頭嶺

Leave a Reply

Blog at WordPres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