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時天陰後轉天晴 / 8.9-13.9度 / 濕度 61-73%
交通:乘47A, 83X, 287x, 288巴士或813, 813A小巴,在「水泉澳總站」下車 / 回程於慈雲山乘車離開
感想:這條路線雖然不長,但上山有甚多需要手腳並用的路段,需要一定體能。沒想到在水泉澳山上,有絕佳的視野和風景,加上有藍天白雲,美極。
需時:約兩個半小時 / 5.17km
**注意:新手不宜,請穿著合適,攜帶足夠裝備如手套、行山杖,以及食物和水。甚多路段均沒樹蔭,不宜在夏天行走。
Shui Chuen O Bus Terminus>Shui Chuen O>Man Tau Tun>Tiu Tso Ngam>Maclehose Trail Section 5>Wilson Trail Section 4>Shatin Pass>Tsz Wan Shan Bus Terminus
Transport: Take bus no. 47A, 83X, 287x, 288 or minibus no. 813 or 813A, get off at Shui Chuen O Bus Terminus / Return by taking bus at Tsz Wan Shan
Feeling: Not a long trail, but with steep ups, would be a bit physically demanding. I was impressed by the great weather and the impeccable views at the top of Shui Chuen O.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5.14km, around two and a half hours
**Points to note: Not suitable for less experienced hikers. Please wear appropriate gears, bring along the hiking stick, gloves and stock up before you go. Limited shades throughout the whole trail, not wise to go in Summer time.
今個月的公眾假期及周末沒往年般多晴天,天氣難測,取消了多次行山聚會。今天吃完早餐,在回家途中看見大藍天,即約好友,深怕藍天會一瞬即逝,火速出門。我們乘巴士在水泉澳總站下車,沿多石街上斜。
接博泉街,轉入博泉徑,左右為竹泉樓及崇泉樓。
向山方向走。
沿車路上山。
遇分岔路轉右。
感恩天氣開始轉晴。
不經不覺已走了好一段路。
上山的路既斜亦有點跣,幸好我左眼已消腫,沒防礙我上山。
藍天好像被抹了一下,有趣。
看到天越來越藍,我走得特別起勁。
山徑清晰,不用找路但不時要手腳並用。
一直也是斜山路。
中段有個小平台,景觀不俗,正好回回氣。
停下來回望,才覺山路多陡斜。
這被命名為飛來石。
這稱試劍石。
水泉澳就在右方。
我問:「看到大石坡上有兩條麻繩,好像很陡似的,會不會很危險呢?」好友回:「我看過一些路線介紹的文章,只有一個略要攀爬的位置,應該不難走。有時看上去險但行的時候又不覺險。」驚青的我即戴頭盔「若太險,我不排除走回頭路呀。」
望著好友的背影,腦裏響起「誓要去 入刀山 浩氣壯 過千關」哈。我緊隨其後入刀山。
山路雖陡斜亦要手腳並用,但有踏腳位,不如看到的險。
好友先試試才讓我上去,我來不及影他。有車胎及繩借力,這一攀亦不難。感謝前人付出。
其後的山路雖斜,但不難走。
到達水泉澳山頂,我即說:「你今次沒騙我呀,哈。」好友伸冤:「何時騙過你?」
沒想到山上視野瞭闊,更沒想到天氣越晏越好,讓人驚喜及興奮。
小休後便依山脊走,享受一段平緩的山路。
寧靜又美麗的山頭,快樂真的很簡單。
先下走一段,再上山往饅頭墩。
初段甚斜,後段平緩。
隨後接車路。
由上山的一刻,直至行到吊草岩,才遇到其他行山人士。右方有路上慈雲山。
昔日慈雲山附近的山嶺,多產柴草,村民斬草後便風乾儲藏,故該處有茂草岩、草堆下、吊草岩等地名。(1)
踏入麥理浩徑第5段及衛奕信徑第4段。
感謝藍天白雲一直伴著我們。美麗的飛鵝山。
沿沙田坳道下山。
最後依此樓級下走,很快便到達近慈愛苑3期的巴士總站。
這個周末天氣不佳,原以為26/12日往 禾秧山 是我在2018年最後一次行山。感謝阿天突如其來的大藍天,還要感謝好友相陪及揀選這路線,2018年以這路線作結也實在太完美太美麗和太快樂。願新一年有更多放晴的日子,大家也上落平安,玩得開心。
由水泉澳巴士總站行至水泉澳山頂約1小時,下山接麥理浩徑約1小時,最後花半小時行至慈雲山巴士總站,全天走了兩個半小時。
附近的路線:
- 水泉澳巴士總站>水泉坳街>作壆坑路>蝌蚪坪>貓仔山>作壆坑路>水泉坳街>水泉澳巴士總站
- 港鐵第一城站>牛皮沙新村>牛皮沙頂>多石頂>水泉澳村
- 慈雲山(北)巴士總站>沙田坳道>雞胸山南脊>雞胸山>沙田坳道>麥理浩徑第5段>衛奕信徑第4段>吊草岩>慈雲山>慈雲山發射站>慈雲山無線電站>沙田坳道>慈雲山(北)巴士總站
- 黃泥頭>花心坑>石芽背>黃牛山>水牛山>打瀉油坳>芙蓉別>孟公窩路>西貢公路
- 飛鵝山道>衛奕信徑第4段>基維爾營>麥理浩徑第4段>花心坑>黃泥頭
- 法藏寺>獅尾脊>獅子山>麥理浩徑第5段>法藏寺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龍欣道>筆架山>麥理浩徑第5段>獅子山>獅子山上村>天馬苑>龍翔道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麥理浩徑第5段>筆架山>獅子山>沙田坳道>沙田坳邨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1)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 (下) - 新界》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