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21-29.1度 / 濕度 53-82%
交通:近港鐵荃灣站乘51號巴士,「郊野公園」站下車 / 回程在川龍乘相同巴士或80號小巴至荃灣
感想:整條路線的路況皆非常好,禾塘崗和大帽山上觀景一流,雖然略為長途但並不難走。
需時 | 長度:約四小時 / 12.09km
Route Twisk>Maclehose Trail Section 8>Wo Tong Kong>Tai Mo Shan>Heung Shek Cemetery>Chuen Lung
Transport: Take bus no. 51 (near MTR Tsuen Wan Station) , get off at Country Park stop / Return by taking minibus no. 82 at Shing Mun Reservoir
Feeling: The trails are well-maintained, enjoy the majestic views at Wo Tong Kong and Tai Mo Shan. This is a bit long but not difficult hike.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12.09km, around four hours
我常常來大帽山,因有不同難度的路線,適合跟不同體能的家人和好友去行山。而另一原因是我很喜歡乘搭單層巴士。坐在內,沿荃錦公路上山,途經看到的都是大樹和綠油油的植物,感覺特別放鬆,像是去了旅行一樣。我每次也十分享受這段車程。
在「郊野公園」站下車,往後走一段。
在這裏進入麥理浩徑第8段。
起步前可以去去洗手間。(後記:大帽山連姐已遷至此繼續營業,請多多支持。)
預備走一段長長的石級。
一起步便上石級,上氣不接下氣。
好友確要擺pose能手。
好像走不完似的。
走了約40分鐘,終於有平路了。在禾塘崗上有非常開揚的景觀。
禾塘崗也有不少巨石。
沿大帽山道往禾塘崗觀景台。
好友確是位好model。
到達觀景台,靚!
躺在草地上,望著藍天,開心。
離開觀景台,沿車路往大帽山。
車路與車路之間有些山路捷徑,省卻不少路程。
會找機會去去四方山。
到達大帽山禁區後,便原路折返。
今年是麥理浩徑啟用40周年。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四大長途徑的文章 — 麥鳳港衛的藝術。
行至分岔路後,往川龍方向走。
來過大帽山多次,完全沒走過這路段。
離開舒服山路,要下走長長的樓級。
遇分岔路口時轉左。這段沒指示牌,有行山app較好。
隨後經過響石墳場,再沿車路往川龍。
好友今天要中午過後才有空,所以選了交通方便又輕鬆的路線。好友是位好model,隨便都能拍到好照片。而山界神奇事發生了,她居然把我拍得超瘦,看相一刻大家哈哈大笑。今天頗熱,我突然想起曾在川龍喝過一杯極度味美的蝶豆花特飲,就是這樣,我們不走回頭路,直奔川龍找特飲。邊走邊期待,誰不知今天店主有事關門一天,願望落空。儘管是這樣,今天有藍天白雲,跟好友傾傾講講,拍照拍出很多笑料來,還是過得十分愉快。
今天由荃錦公路起步,花約40分鐘至禾塘崗,再走約30分鐘至禾塘崗觀景台。沿車路行至大帽山禁區約50分鐘。最後走約2小時至川龍。全天行約4小時。
附近的路線:
- 11/11 山火瞭望台遊
- 荃錦公路>麥理浩徑第8段>禾塘崗>大帽山>四方山>麥理浩徑第7段>衛奕信徑第7段>城門水塘
- 川龍家樂徑
- 川龍>妙高台(大帽山山火瞭望台)>大帽山>荃錦公路
- 川龍>八鄉山火瞭望台(鱷魚朝天)>甲龍>荃錦公路
- 川龍>麥理浩徑第9段>蓮花山>蓮花山公立學校>石龍拱>荃灣港安醫院
- 川龍>八鄉山火瞭望台(鱷魚朝天)>田夫仔山火瞭望台>河背水塘>河背家樂徑>河背村
- 川龍>響石墳場>相思林徑>龍門郊遊徑>城門水塘
- 川龍>扶輪公園自然教育徑>甲龍古道>雷公田>石崗村
- 城門水塘>龍門郊遊徑>禾秧山>石天門>禾秧石林>妙高台(大帽山山火瞭望台)>響石墳場>川龍
- 城門水塘>龍門郊遊徑>石天門>禾秧山>西南坑橫山徑>麥理浩徑第8段>肥佬麥>龍門郊遊徑>城門水塘
- 甲龍林徑>河背灌溉水塘>河背村
- 梧桐寨路>萬德徑>萬德苑>井底瀑>中瀑(馬尾瀑)>彩虹瀑(白蛇瀑)>馬尿寨主瀑>散髮瀑>萬德苑>萬德徑>梧桐寨路
- 林錦公路>梧桐寨村>萬德徑>萬德苑>井底瀑>中瀑(馬尾瀑)>馬尿寨主瀑>散髮瀑>萬德苑>萬德徑>梧桐寨村>林錦公路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此路線地圖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