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天晴 / 24.5-32.9度 / 濕度 68-87%

交通:乘91號巴士,在「大坳門」站下車 / 回程相同
感想:這條路線交通方便,在餓死雞山頂上有甚佳景觀,途經的海防測距站和防空洞,甚為特別。
需時 | 長度:約三小時 / 4.88km
**注意:這條路線沒樹蔭,不乏頗斜山路,需要體力。請穿著合適,攜帶足夠裝備如手套、行山杖,以及足夠食物和水。建議由熟路人士帶領或預先下載路線,並開啟App跟著走。新手及夏天不宜。餓死雞至海防測距站的山路甚陡峭,建議由大坑墩橫走至海防測距站,再上餓死雞,然後行水泥石級回大坑墩,這樣比較安全。

Tai Au Mun>Clear Water Bay Road>Lung Ha Wan Country Trail>Tai Hang Tun>Ngo Sei Kai>Lung Ha Wan Country Trail>Tai Hang Tun>Clear Water Bay Road>Tai Au Mun

Transport:  Take bus no. 91, get off at Tai Au Mun / Return by taking the same bus.

Feeling: Highly accessible and fun trail.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 at Ngo Sei Kai and love to visit the old military site near Tai Hang Tun.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4.88km, around three hours

**Points to note: The path between Ngo Sei Kai and old military site is pretty rugged and steep, better going upward from old military site to Ngo Sei Kai. Please wear proper gear, bring along the hiking stick, gloves and stock up before you go. Without trail signage, better accompanied by experienced hikers or with the help of hiking app, not suitable for inexperienced hikers.

乘91號巴士,在「大坳門」站下車後,沿清水灣道行往大坑墩。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行至臨近清水灣郊野公園大坳門茶水亭前,轉左往龍蝦灣郊遊徑。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行不久,便轉入右方大樹旁的小徑。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開揚的山徑。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回望清水灣鄉村俱樂部。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沿海邊走,一直看著青洲及果洲群島。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偶爾有略密的山徑,整體路況不錯亦不險。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到達破爛的建築物,即離海防測距站不遠了。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到達兩層高的海防測距站。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旁有防空洞。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測距站外風景極佳。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測距站外觀。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上次往大雞坑、刀片脊及坐佛崖便是從這兒下去,山徑相當陡峭。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今次我們則轉上山往餓死雞。(多謝上天給我們的指示,哈。)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順天而行。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這一段也頗斜。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這段陡峭,上山還好,若從這兒下來則難行。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繼續上山,路轉緩。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好友發現跌了眼鏡,即回頭找。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幸好能找回,續往餓死雞。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到達餓死雞。據蕭國健博士於一次訪問中提及,「香港現時使用的廣東話,由昔日中山以及順德人的方言演變而成,當中有不少土語和俗語,部分地名亦因為方便日常使用而命名,『餓死雞』明顯是因地形而命名,該地為石澗,流水少,相信是當時途經該處的人士認為石澗水源不足,連雞隻都會餓死。而『餓死雞』附近的山嶺被稱為『大雞坑』,水源充足,並流入清水灣,與『餓死雞』形成對比」,至於該地有否曾經令雞餓死,則無從考究。(1)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上次來,還沒有小路通往這個石平台,風景真的好。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行山時一向有帶哨子傍身。最近訂製了少量印有 letsgohiking logo 的哨子送給好友們。前陣子透過 instagram 送出了少量哨子。為照顧沒有 ig 只瀏覽網誌的朋友,亦預備了少量送給大家。

若你喜歡,可以電郵至 hletsgohiking@gmail.com留下你的地址,我會郵寄一個給你。(寄出後會刪除相關電郵。)

數量很有限,不好意思,先到先得。

希望大家開心上山,平安回家。

謝謝好友為這個哨子拍照。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小休後便沿山徑下走。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接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今天又熱又翳焗,我們決定縮短行程,沿龍蝦灣郊遊徑落山。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返回今早的起點。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走清水灣道。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最後在大坳門乘車離開。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好友和我都是全年無休去行山的人,在夏天走過的地方也不少。我們均覺得這一帶好像特別熱似的。好友說往大雞坑、刀片脊、坐佛涯好,還是爛排好,他都覺得特別辛苦,更笑說這一帶是他的黑點,哈。若駕車前來,除非較早到達,否則很難在大坑墩找到泊車位,我們今天便將車泊在大坳門。

今天由大坳門起步,行約20分鐘至大坑墩,再走40分鐘至海防測距站。花約1小時至餓死雞,最後走約40分鐘返回大坳門,全天行約3小時。

附近的路線: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大坳門>清水灣道>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坑墩>清水灣道>大坳門

Leave a Reply

Blog at WordPres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