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27.5-32.5度 / 濕度45-61%
交通:在西貢巴士總站乘94號巴士或在港鐵鑽石山站乘96R (只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 往來黃石碼頭,再乘渡輪往來西貢灣仔 (南風灣) 碼頭
感想:這條路線景觀極佳,海灘水清沙幼的,相當享受。
需時:三個半小時 / 6.2km
**注意:建議由熟路人士帶領,或開啟行山App跟著走。需穿著合適,攜帶足夠裝備如手套、行山杖,以及食物和水等。
Wan Tsai (Nam Fung Wan) Pier>Wan Tsai Nature Trail>Mong Lau Tsai>Sam Po Shek>Ocean Point>Mong Lau Tsai>Wan Tsai Nature Trail>Wan Tsai (Nam Fung Wan) Pier
Transport: Take bus no. 94 or 96R (only on Sundays and Public Holidays) to and from Wong Shek Pier and take ferry to and from Wan Tsai (Nam Fung Wan Pier)
Feeling: The views along the trail is gorgeous and enjoy pretty much staying at the beach with crystal clear water.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6.2km, around three and a half hours
** Points to note: Better accompanied by experienced hikers and with the help of hiking app. Please wear proper gear, bring along hiking stick, gloves and stock up before you go.
家人及好友問我這是什麼地方?不就是黃石碼頭,可能他們都直奔碼頭登船沒看風景。
自9月3日,即今天起有新的航班時間,最早的航班為早上10:40。
今天只有幾位乘客,他們都坐在下層。上層只有好友和我,即興奮地拍照。形體大師這張一人分飾三乘客的照片相當有趣。
約十分鐘便到達灣仔半島的南風灣,即南營地。
我站在岸邊四處看,水相當清澈,打算回程時在這邊浸浸水。
穿過指示牌。
轉右走灣仔自然教育徑。
到達西營地。
我問身在英國的好友,這張相像在英國的公園拍嗎?大片草地,非常舒服。
離開營地,繼續走自然徑。
走左路往望樓仔及棺材角,右方可見攔路凹及南風灣碼頭的指示牌。
不時經過略密山徑亦有支路,建議開啟行山App跟著走。在分岔路口,轉右上望樓仔標高柱。
這標高柱的體積較一般細,山友稱這做瘦標。我則不敢跟它同框,免相形見「肥」,哈。
原路折返後繼續向棺材角方向行,後在分岔路轉左落去三抱石。
偶有略密路段。
三個可愛小島,中間較長的是銀洲,右方是磨洲,不知為何左方的小島沒有名字。
緩緩而下,頗為易走。
向著這三個小島方向下去便沒錯了。
有一小段浮沙碎石路,但沒什麼大難度。
到達三抱石旁的石灘。
我們坐在樹蔭下吃午餐,我帶了冰凍的紫蘇香茅清燉檸檬水,相當好飲,謝謝寶。
對我來說,這片草地的出現有點神奇,後才知道原來這兒曾有從塔門遷來的村民居住過。海下灣對出的三個小島 (磨洲、銀洲及一個無名小島),銀洲外形扁長像磨刀石,站在這兒看到三塊磨刀石,便稱作「三磨石」。可能編製地圖的人士不懂水上人的口音,便出現三茅石及三抱石的地名。(1)
查看1898年地圖,三抱石位置有代表村落的正方形圖示;黑線則代表路徑,由三抱石可行往海下。原來真的曾有人居住。不同地圖曾有不同名稱如三茅石、Sam Mau Shak、Sam Mo Shek 和 Sam Po Shek的名稱。而棺材角今稱Ocean Point,昔日曾出現Koon Tsoi Kok 及 Kwun Tsoi Kok。
此為網上截圖,版權屬於 www.hkmaps.hk
吃飽後便預備綑岸,好友已檢了不少垃圾。
今天不是退潮,我們試試能否成功綑往棺材角。
水相當清澈,遇著今天這麼熱,多想跳進水裏。
初段沒什麼難度,只是我怕跣,行得較小心較慢。
不用走到棺材角也隨處看到棺材石,我著好友躺在棺材…..石上,哈。
不時看到人划獨木舟,更遇到從海路來,特意去看瘦標的人。
多放一些綑岸的照片,好讓大家看看路況。
雖然不算難走,但退潮應該易走多呢。
有誰想到綑岸途中居然有大石可遮蔭。
我步步為營,走得有點累,便坐在這兒小休吃生果,爽。
笨拙怕跣的我,繼續緩慢前進。
終於到達棺材角了,我開心非常。其實這一段不長亦不難,是我問題,才要花上一小時。
要依大石爬上山徑。上次來好像不是這樣,是否曾有塌石,還是我記錯?
還要走一段陡斜山路。
安全了。
隨後都是輕鬆易走的山徑。向望樓仔方向行。
最後返回今早的入口,不走回頭路,跟著指示往南風灣,即向上行。
灣仔半島有這麼闊的路,是因為在80年代,這兒是採泥區,泥土被運往馬鞍山新市鎮及大埔工業邨發展之用,怪不得有這車路。(2)
返回南風灣營地,好友可以掉這兩袋垃圾了。
我們向前行。
然後沿山路走不夠五分鐘。
便到達水清沙幼的海灘。
今天沒遇幾個人,難以想像可以獨佔這個美麗沙灘。
我們跟碼頭這樣近。
坐在樹蔭下浸著腳等船來,會不會太寫意呢?
遇見日本花棘石鱉,原來當牠們不依附在其他物件上,而又受到刺激的話,會把身體卷成球狀。全球有超過800種石鱉,一般在香港出現的石鱉約3-5厘米長,但在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就曾發現一隻身長43厘米的石鱉,太嚇人吧。(3)
我們見船差不多來,便行回碼頭。這應該是我等船等得最開心的一次。不禁又再問,天氣這麼熱,這兒又靚又易到達,為什麼沒人呢?
今天天氣好,乘渡輪出海最開心。先在船上興奮地拍照,隨後從三抱石綑岸至棺材角,沿途風景好;在南風灣碼頭附近水清沙幼的海灘浸著水等船來確是十分寫意。今天過得特別愜意特別盡興,回家便立即弄了以下這條短片。這條路線非常適合夏天來呢。
今天由南風灣碼頭,行約40分鐘至望樓仔標高柱;多走20分鐘至三抱石的石灘。由三抱石綑岸至棺材角花約1小時。行約1小時10分鐘返回南風灣碼頭,往來南風灣旁的沙灘只需10分鐘,全天行約三個半小時。南風灣碼頭及營地均有洗手間。
附近的路線:
- 灣仔(南風灣)碼頭>灣仔南營地>灣仔自然教育徑>灣仔西營地>望樓仔>灣仔(南風灣)碼頭
- 黃石碼頭>土瓜坪>麥理浩徑第2段>赤徑>蚺蛇尖>赤徑
- 北潭凹>麥理浩徑第2段>東心淇>土瓜坪>黃石碼頭
- 海下路>大灘郊遊徑>獅地>涌沙頂>海下路
- 大灘郊遊徑>攔路坳>海下
- 大灘郊遊徑>爐仔石>海下
- 高塘下洋>大灘>大灘郊遊徑>筊杯石>大灘郊遊徑>爐仔石>海下
- 海下>牛過路>磨石峒>担柴山>南山洞>白沙澳>白沙澳下洋>海下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此路線地圖
(1)「灣仔南營地」,漁農自然護理署 (網上資料 2018年6月8日)。檢索日期:2022年9月10日。
(2)「南風半島之謎」,Sportsoho (網上資料),檢索日期:2022年9月26日。
(3)「奇怪的岩岸生物 (Ⅰ)」,漁農自然護理署(網上資料),檢索日期:2022年9月27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