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22.4-30度/ 濕度 70-93%
交通:港鐵東涌站近B出口乘11, 11A或23號巴士往來「水口村」
感想:這條路線景觀好,遊人少,特別享受這份寧靜。雖然不長途,但不時要手腳並用及略為攀爬,有一定運動量,喜歡。
需時 | 長度:約兩個半小時 / 4.13km
**注意:往鹿頸山有一定難度,新手不宜。山坳位及臨近山頂一段易迷路,宜開啟行山App。
Shui Hau Village>Lantau Trail Section 9>Luk Keng Shan>Lantau Trail Section 9>Shui Hau Village
Transport: Take bus no. 11, 11A or 23 (near MTR Tung Chung Station Exit B) to and from Shui Hau Village
Distance and Hiking Time: 4.13km, around two and a half hours
在水口站下車後,向前行。行不久便轉左,踏入鳳凰徑第9段,向籮箕灣營地走。
水口橋建於1985年,由 The Queen’s Gurkha Engineers 負責。有興趣可以看看National Army Museum 關於 The Queen’s Gurkha Engineers 的資料。
沿車路走。
狗牙嶺上的是不是山帽雲?
下望水口,景觀不錯,至今還未一遊。世界自然基金會早前發表了在水口進行生態調查的結果,詳情可看「環保基金 — 發掘水口」報告。
沿路走,見山上有巨石,後才知山友稱它尖雞石。
見涼亭旁有路,估計是往那大石,便走走看。
路徑清晰。
這大石後方還有巨石。
站在大石旁看風景,視線略為被樹木遮擋。
沒久留便原路折返。
返回車路繼續向上走。
若往籮箕灣便轉右,我們直走。
在掘頭路左方上山。
不乏略密路段。
上次來天陰,所以天晴再來。才不過一個月,分別可大了,山徑變密還要無限上網,行不夠兩步便要避開蜘蛛網。
遠望索罟群島。
前方便是鹿頸山。
先落。
絲帶不多,似有路沒路,走山坳位這一段要找路,建議開啟行山app。
轉上山的路則較密但尚算清晰。
沿途有不少大石,不時要手腳並用,偶爾要略為攀爬。
繼續上。
往鹿頸山一段絲帶更少,山徑頗密易迷路。上山還好,兩次原路下來都走錯路。
往鹿頸山途中有兩個石平台,相距不遠。到達第一個平台位置,但景觀不及第二個好。
在石後方繼續上。
我們覺得站在這兒看到的景觀較在鹿頸山山頂還要好。
於是在此小休吃早餐。
今早由預測的天陰變為天晴,我倆興奮非常。前望水口村及已走過的東、東東、中及西狗牙嶺。
還看見上次從出水頂瀡落去引水道……話沒說完,我倆便大笑。
上次往鹿頸山,看地圖還以為很快便會到達山頂,沒料到山徑密及迂迴,不時要找路及爬過大石,雖不難但亦不好走。感覺像是乘277X巴士,過了隧道很快便到達粉嶺,但途經多個屋邨,久久未到達粉嶺站一樣。若不是經鹿頸山落去綑岸回水口村,則不特別建議上山頂。
香港究竟有多少個地方以鹿頸命名?我去過沙頭角的鹿頸、陰澳的鹿頸村、鹿頸灣,而這叫鹿頸山,它們有什麼共通之處?是因為附近山頭似鹿的頸 (我特別放了上次往東狗牙嶺拍下水口及鹿頸山的照片),還是因為附近有短而彎的海灣?可參看彭玉文先生對鹿頸地名的看法。(1)
今次沒走到山頂,除了因為景觀不及石平台的好;二來因為今天有大嶼山自駕遊許可證,可以駕車來,所以想留多些時間走走其他地方。小休後便原路折返。
上來時不慎掉了太陽眼鏡,幸好原路離開,好友幫我找回,謝謝。
返回車路。
沿車路行回水口村。
可以在水口村乘車離開,我們則往塘福,駕車往大澳。
在水口村落車的行山人士,大多是往狗牙嶺或蘿箕灣。兩次去鹿頸山都沒遇過遊人 (今天是平日就當然更少人呢),寧靜舒服。上次和好友坐在鹿頸山山頂邊吃scone邊聊天,談得興起不想離開。今次則坐在石平台欣賞今天由陰轉晴的驚喜和美景。往鹿頸山的絲帶不多,在山坳位及往山頂一段易迷路,兩次原路落山也走錯了路,幸好有用行山app記錄路線,找到出路。雖然整體不算難走但需要體力。
自好友獲發大嶼山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後,我便開始計劃「晴天行山」及「陰天閒遊」路線,無比期待今天的大嶼山自駕遊。今早由預測天陰變成整個四月最好天氣的一日,我倆十分雀躍,便將車泊在塘福,行往水口上鹿頸山。可以將物品留在車,輕裝上路,爽。
今天天氣好,人不多,風景靚,駕著車四處走,悠閒寫意,儼如在外地自駕遊一樣。一時像走在台灣的山上,一時恍如在日本小鄉閒逛。吃個精致下午茶,走上山頭,坐艇觀光,行程豐富。今天真的有放假遠走,去了一趟小旅行的感覺。頓時把這個四月雨天陰天積下來的鬱悶一掃而空。坐巴士往大澳、昂坪不知多少次,但今天的自駕遊+行山體驗特別新鮮。萬分感謝今天的機長,讓我從家門直達大嶼山,幸福。
附近的路線:
- 水口村>鳳凰徑第10段>東狗牙嶺>狗牙嶺>中狗牙嶺>石壁郊遊徑>嶼南道
- 水口村>鳳凰徑第9段>164山頭>石門山>164山頭>鳳凰徑第9段>水口村
- 嶼南道>石壁山火瞭望台>東灣>石壁水塘路>石壁水塘
- 石壁水塘道>鳳凰徑第9段>東灣>67山頭>東灣>鳳凰徑第9段>石壁水塘道
- 石壁水塘道>鳳凰徑第9段>東灣>67山頭>95山頭>東灣>鳳凰徑第9段>石壁水塘道
- 嶼南道>石壁郊遊徑>西狗牙嶺>閻王壁>小鳥回頭石>斬柴坳>鳳凰徑第3段>昂坪
- 嶼南道>石壁郊遊徑>中狗牙嶺>虎吼石河>狗牙嶺>狗蔴脊>蔴埔坪道>塘福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今次只走到石平台便折返,為方便大家往鹿頸山,所以分享上次走鹿頸山的路線。
>>此路線地圖
(1)「街知巷聞:鹿頸 客家小村 蒼茫往事」。明報OL網 (網上資料 2020年6月7日),檢索日期:2023年5月3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