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14-20度 / 濕度43-66%
交通:於中環4號碼頭乘渡輪
感想:全為水泥路,輕鬆易走,指示清晰,風景不俗,有補給,適合一家大小。
需時 | 長度:約四小時 / 10.95km
Suk Kwu Wan Pier>Mo Tat Wan>Mo Tat New Village>Mo Tat Old Village>Yung Shue Ha>Shek Pai Wan>Tung O>Lo So Shing>Hung Shing Yeh Beach>Yung Shue Wan Pier
Transport: Take ferry at Central Ferry Pier No. 4
Feeling: Well-built trail with clear trail signage, beautiful scenery and eatery, suitable for family.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10.95km / around four hours
原先約好友到長洲行山看石。當知她塞車,應該趕不及乘長洲渡輪的一刻,我便看看其他渡輪的班次。就是這樣,決定了我們今天要去的地方 — 南丫島索罟灣。多年前曾去過南丫島行山,但印象模糊。南丫島已是熱點,有充足指示,我也提不起勁去寫路線,不過跟好友首次一起行山,也應該記錄下來吧。
落船後轉左向模達方向行,打算環島繞一圈再往榕樹灣。
康莊水泥大道。
沿海邊走。
下去模達灣看看,沒什麼特別。
原路折返,往東澳。
一大片綠林,很舒服。
看清楚原來植物被大量薇甘菊所覆蓋。薇甘菊在春夏兩季生長迅速,會遮擋其他植物吸收陽光而令其枯萎。近這幾個月行山,尤其在三椏村、往梅子林途中也看到大量薇甘菊。據漁護署資料,花期由9月開始,11月至翌年2月為結果期。但近年因天氣暖化,花期或有所改變。
需留意,若於花季期間採摘或清除薇甘菊會有助傳播花粉。大家可以記下看到薇甘菊的位置,再通報1823。1823會按所屬區域轉介到不同部門跟進。一般而言,若薇甘菊生長在郊野公園和特別地區的範圍內,會由漁護署於花期過後清除。
八間相連的石屋是早期於榕樹下定居的村民所建。
到達石排灣,今天天氣確實好。
離開石排灣,經過東澳村。
村後是深灣,今天我們沒有到訪。深灣是香港唯一曾有綠海龜產卵的地點。可惜自2013年後未有再錄得海龜產卵的紀錄。按《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為保護綠海龜及免被打擾,每年6月1日至10月31日會限制進出深灣。
緩緩上山。
好友朗讀:「石樓騎。」我回:「會不會是騎樓石呢?哈。」好友隨即在騎樓石下做plank,又確是合適。
往山地塘的路全是樓級,我走了幾步看看便回頭。
我們沿指示轉左下山。另一條樓級是通往菱角山。
到達天后廟時,已差不多繞了一圈。
向榕樹灣方向行。
回望天后廟。
途中發現有個山洞,旁有指示牌,名為神風洞。據說二次大戰時日軍以此地為軍港,駐兵數千人。日軍挖掘山洞用作藏起快艇,以自殺式的方式襲擊駛過的盟軍戰艦。但該計劃未及完成,戰爭已經結束。據劉李林在訪問中提到,南丫島有超過20多個這些山洞,目前確定的洞口位置有12個。若想了解更多,可看南丫島洞穴 藏二戰日軍陰謀一文。
這是另外一個。
緩緩上山,後在涼亭上小休。
續往榕樹灣。在這裏遇到賣茶粿的婆婆,在遊客熱點也只賣六元一個,是人情味呀。
全程水泥徑。
沿水泥路下走,經過洪聖爺灣。
最後在榕樹灣吃點東西才乘渡輪離開。
朋友常誤以為我是行山高手,每當計劃路線時,她㥃總會恐嚇我:「不要帶我行難度高的路線!」其實她們太看得起我,我只是不愛行水泥路和多人的山徑而已。我是有點能耐行長一些的路線,但其實我較她們更害怕艱難險峻的山徑呢。今天的目的地原不是南丫島,所以完全沒有做功課,沒時間找些有趣山徑。今天全程水泥路,當然覺得有些沉悶,不過跟好友天南地北,互相取笑一番又確是開心。今天有禮物還有免費午餐,點係呀,謝謝。
今天由索罟灣碼頭起步,環島繞一圈約2小時。由索罟灣行至榕樹灣約個半小時。今天共行約三個半小時。
附近的路線:
- 南丫島北角碼頭>北角新村>北角咀>北角山>白鴿坑>南丫風采發電站>137山頭>榕樹灣碼頭
- 南丫島索罟灣碼頭>天后廟>菱角山>模達舊村>模達新村>索罟灣碼頭
- 南丫島榕樹灣碼頭>南丫島家樂徑>大坪>南丫風采發電站>蘆荻灣>蛇徑>鹿洲村>鹿洲天后廟>廟灣>南丫島家樂徑>蘆鬚城>天后廟>索罟灣碼頭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