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23.3-29.2 度/ 濕度 60-97%
交通:在港鐵大埔墟站乘74K巴士或20K小巴往來三門仔
感想:有山有海,風景好,路線可長可短。可輕鬆走走馬屎洲教育徑看不同種類的岩石,亦可按體力及能力上山走走,但山徑頗密。
需時:約四個半小時 / 7.75km
**注意:出發前請查閱大埔滘潮汐預報。
Sam Mun Tsai>Yim Tin Tsai>Mun Lau Keng>Shui Mong Tin>Hill 112.8>Hill 114>Ma Shi Chau Nature Trail>Shui Mong Tin>Mun Lau Keng>Yim Tin Tsai>Sam Mun Tsai
Transport: Take bus no. 74K or minibus no. 20K (near MTR Tai Po Market Station) to and from Sam Mun Tsai
Feeling: You can take a stroll along the shore to see the interesting geological features or bushwhack a bit to the top of the hills.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7.75km, around four and a half hours
** Point to note: Please check the Tai Po Kau predicted tidal levels at Hong Kong Observatory’s website before you set off.
在三門仔下車後,便會看到往馬屎洲的指示牌。
很想住在郊區,當然更想住近海,可以隨時出海。
往馬屎洲要經過三門仔新村,在村口有洗手間。
颱風溫黛和山竹吹襲香港時,造成嚴重破壞。
沿指示往馬屎洲。經過民居時當然要戴著口罩,減低聲浪,免做成滋擾。
有山有海,住在這兒確實開心。
繼續上。
上樓梯後,兩旁也是墓地。
這個小山四周也是向海的墓穴,遇分岔路時轉左往馬屎洲,隨後可在涼亭小休。
搵次機會沿聯益漁村及三門仔岸邊走走。
看到馬屎洲及稍後要上的兩個山頭。
路程不長,很快便到達通往馬屎洲的連島沙洲,又稱門樓頸。
風景好,水又靜,在這兒划獨木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前兩次來,回程都是在這兒乘小艇回三門仔。
看地圖,兩山之間沒有山徑,今次在涼亭後方上112.8山頭再試試能否通往114山頭。
一起步已頗斜,沙泥跣腳。
很快便接較平緩清晰的山徑。
不乏較密路段。
臨到山頂,山徑轉陡,幸而這一段不長亦不算太難。
到達112.8山頭,景觀被樹木遮擋,有些失望。
小休後便往第二個山頭。
在涼亭後方上山後,一直都在林蔭下走,終於有開揚景觀。
兩山之間的山徑雖密但路徑尚算清晰。
回望剛走過的山頭。
落完再上。
成功到達標高柱標示為馬屎洲的114山頭,高興。
馬屎洲、洋洲、丫洲及鹽田仔海岸東北約 100 米近三門仔新村的未命名小島於1999被指定為特別地區。
小休後便離開。
向著船灣淡水湖主壩落山。
看到三門仔村舊址白沙頭。
山徑比較密,但難度不高。
最後一段有石級。
返回海邊。
沿岸行回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岸邊有不少奇特的岩石,今天沒特別拍照。可看明報地質公園系列——馬屎洲及香港地質公園網站,了解更多。
返回涼亭。
最後沿路返回三門仔。
還記得第一次來的時候,天藍雲白還要有涼風,短途易走又有美景,回程還可以乘小艇返三門仔,令人流連忘返。試過加些難度走上114山頭,今次再來連走兩個山頭。但112.8山頂沒什麼景觀,建議只上114山頭。新手可以由三門仔起步,走走馬屎洲自然教育徑便回程,若想加些難度,則可上一或兩個山頭。
除了喜歡到新界東北行山,也特別愛到大埔吃點心,每次也吃得很滿足才起步。
今天由三門仔出發,悠閒地走約50分鐘便到達通往馬屎洲的沙堤。在涼亭上山,花約35分鐘至112.8山頭;多走約40分鐘至114山頭。由114山頭落岸邊花約20分鐘。沿岸邊及馬屎洲自然教育徑返回沙堤約40分鐘,最後行約1小時15分鐘返回三門仔。全天行約四個半小時。
附近的路線:
- 三門仔>鹽田仔>門樓頸 (連島沙洲)>水茫田>馬屎洲自然教育徑(水茫田>三門仔碼頭-乘艇)
- 三門仔>鹽田仔>門樓頸 (連島沙洲)>水茫田>馬屎洲自然教育徑>馬腰>114山頭>牛寮下>(水茫田>三門仔碼頭-乘艇)
以下是今天的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
可用 TrailWatch App 或在 trailwatch.hk 網站計劃及下載路線,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