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24-29.8度 / 濕度 60-85%
交通:港鐵東涌站B出口,乘3M巴士至「貝澳羅屋村」下車 / 回程可乘巴士回東涌或渡輪至中環
感想:整條路線路況良好,指示充足,觀景十分好,雖然略為長途但並不難走。
需時 | 長度:約四小時 / 9.33km
Pui O Lo Uk Tsuen>Lantau Trail Section 12>Ham Tin San Tsuen>Ham Tin Kau Tsuen>Shap Long Kau Tsuen>Tai Ngau Wu Teng>Pak Fu Tin>Mui Wo Pier
Transport: Take bus no. 3M (near MTR Tung Chung Station Exit B), get off at Lo Uk Tsuen, Pui O / Return by taking bus to Tung Chung or ferry to Central
Feeling: The trails are well-maintained and signposted, enjoy the views along the trail. Not a difficult hike though it is a bit long.
Distance and Hiking Time: 9.33km, around four hours
幾年前已行過這條路線,但當日天氣不佳,所以沒有拍照及記錄。一星期內兩歷颱風吹襲,加上大雨連場,還是走郊遊徑較為安全。在貝澳「羅屋村」站下車後,過對面馬路。
沿芝麻灣路方向走,會看到梅窩經十塱指示牌。
沿車路走。
我們先轉左去看看水牛。
原來這條花崗岩石板橋建於1898年之前,歷史悠久。(1)
很多鄉郊地方也逃不過發展的命運,幾年前後可以有很大的變化。難得這片草地還在,水牛還在,多感恩。感謝貝澳「牛媽」梁韶華 風雨不改的人牛之約,以及維護與管理在大嶼山南部現存野生黃牛和水牛畜群數量的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後記:最近有水牛撞到途人,看看牛媽的看法:69 歲「牛媽」梁韶華待水牛如兒子 堅持照顧 12 年 憂絕育令水牛絕種。
還有米紙有心的製作「野豬以外求關注 梅窩退休校工日行萬步設補水站 闊太自設400呎馬草倉8個雪櫃貯食物餵牛貝澳羅屋村」和牛媽媽文太。
私牛浴池,爽!
目睹另一隻水牛走來爭浴池,但雙方動武後,大家都不要浴池,有趣。
雖然草地保留下來,原來背後仍有不少隱憂及危機。可以看看香港觀鳥會「規劃漏洞.十塱萬呎濕地遭填平」的貼文及綠色力量「保育南大嶼 不要淪為口號」的文章。
多麼守秩序的牛牛。
原路折返。
繼續走車路。
沿途風景確實不錯。
向著老人山方向行。
經過鄉公所及貝澳泳灘。
續走車路。
往梅窩經白富田營地的上山入口,就在車路的左方。若上老人山和往澄碧邨,則要繼續前行。
回頭看到老人山,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形態。
相當多石級。
小休後繼續上山。
靚!有點像在石芽頭上,下望鎖羅盆的一幕;亦像上担柴山時下望海下的一幕。
還是首次遇見棉蝗在產卵。
小休看看風景。
終於到達山頂。
先左轉行去大牛湖頂的標高柱。
看到蓮花山、大東二東山及貝澳。
原路折返,然後落山。
左路可通往南山,可走南大嶼郊遊徑至伯公坳,風景相當好。我們則經白富田營地往梅窩。
這段林蔭路相當舒服。
走車路去梅窩。
轉左上樓梯。
真好,轉回好走的山路。
左為喜靈洲,右為芝麻灣半島。
在涼亭小休。
有想過趁潮退在萬角行往葫蘆洲。
不知有沒有毒呢?
往梅窩方向行。
最後一段為水泥路。
沿車路行往梅窩碼頭乘車離開。
橫風橫雨的個多星期後,終於有陽光了。走長一點的路線,好讓身心吸盡陽光和能量。這路線,路況好,山路多,景觀佳且沒什麼大難度,適合轉季由短途轉長途的開始。
今天由貝澳羅屋村起步,去看看水牛後,走車路至上山入口花約45分鐘。上行約1小時15分鐘至大牛湖頂,落山約1小時至涼亭。最後行約50分鐘到達梅窩碼頭,全天行約4小時。起點,近白富田營地及終點皆有洗手間。
附近的路線:
- 貝澳羅屋村>鹹田新村>鹹回舊村>芝麻灣郊遊徑>廟仔墩>老人山>芝麻灣山火瞭望台>十塱灌溉水塘>十塱涌口>十塱舊村>貝澳
- 貝澳羅屋邨>鹹田新村>鹹田舊村>芝麻灣郊遊徑>望東灣>澄碧邨>二浪灣>大浪灣>大浪>龍尾>芝麻石林>十塱灌溉水塘>十塱涌口>十塱舊村>貝澳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1) 許舒 (James Hayes) 著、林立偉譯。《新界百年史》。香港:中華書局 (香港) 有限公司,2016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