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萬宜路>糧船灣天后廟>東丫>沙橋>東丫>北丫>西貢萬宜路

西貢萬宜路>糧船灣天后廟>東丫>沙橋>東丫>北丫>西貢萬宜路

天晴 /15.1-25.8度 / 濕度35-73%

交通:西貢乘的士往來西貢萬宜路北丫、東丫村及沙橋入口或在西貢碼頭乘街渡往來糧船灣
感想:這條路線上落只有80多米,輕鬆易走,風景不俗,但交通不便。
需時 | 長度:約三小時 / 5.5km

Sai Kung Man Yee Road>Leung Shuen Wan Tin Hau Temple>Tung A>Sha Kiu>Tung A>Park A>Sai Kung Man Yee Road

Transport: Take taxi to and from the entrance to Pak A Village, Tung A Village and Sha Kiu or take kaito from Sai Kung Pier to and from Leung Shuen Wan

Feeling: Easy hike, only 80m difference in elevation but with pretty good views along the trail.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5.5km, around three hours

乘的士至西貢萬宜路北丫村、東丫村及沙橋的入口。若的士司機不熟路,便跟他說往白腊方向走,差不多到白腊前便會看到這個指示牌。Hiking 4.4.2022 Tung A (1)

走樓梯下去。Hiking 4.4.2022 Tung A (2)

天氣相當好。Hiking 4.4.2022 Tung A (3)

糧船灣昔日名為龍船澳、龍船灣,在明代嘉靖年間為六汛之一 (汛為海防據點),亦是海上貿易航道。英文名稱為High Island,因地勢較周邊的島為高。香港政府於1969年在糧船灣洲北岸興建萬宜水庫,將原本為香港第四大島嶼的糧船灣洲和西貢半島連接起來,從此能從陸路前往。糧船灣有四條村落,包括東丫、北丫、白腊及沙橋頭。以客家人及水上人為主,靠耕種及捕魚為生。(1)(2)(3)Hiking 4.4.2022 Tung A (4)Hiking 4.4.2022 Tung A (5)Hiking 4.4.2022 Tung A (6)

轉往東丫。Hiking 4.4.2022 Tung A (7)Hiking 4.4.2022 Tung A (8)

今天原本考慮由沙橋頭行往馬頭環,或從東丫上白腊。但好友走樓梯下來涼亭後,波鞋甩底。明明跟她說要穿一對較好的鞋來……所以今天只走走東丫、沙橋和北丫。轉左路往東丫。Hiking 4.4.2022 Tung A (9)Hiking 4.4.2022 Tung A (10)Hiking 4.4.2022 Tung A (11)Hiking 4.4.2022 Tung A (13)

還沒走過北丫頂及大蛇頂。Hiking 4.4.2022 Tung A (14)Hiking 4.4.2022 Tung A (15)

昔日東丫村的天后廟及北丫村的天主堂為村民上課的地方。在二次大戰後,東丫及北丫村村民希望復辦學校,糧船灣公立學校於1947年10月獲發牌照,從此陸上及水上的居民均有接受教育的機會。(1)(2)Hiking 4.4.2022 Tung A (17)Hiking 4.4.2022 Tung A (18)Hiking 4.4.2022 Tung A (19)

球場向海,風景一流。Hiking 4.4.2022 Tung A (20)

下面有不少馬尾藻。Hiking 4.4.2022 Tung A (21)Hiking 4.4.2022 Tung A (23)

天后廟前一大片空地。
Hiking 4.4.2022 Tung A (24)Hiking 4.4.2022 Tung A (25)

糧船灣主要有兩大宗教,天后廟廟內有鑄於乾隆六年的大鐘,即是建於1741年。天后廟附近一幅土地曾送予意大利籍神父用來興建天主堂、學校和宿舍,現不知是否已另建樓房。北丫較後建成的教堂則已塌毀。居民對於兩種不同信仰,既不排斥,還會互相支援。(1)(2) Hiking 4.4.2022 Tung A (26)

關於天后誕資料,可參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Hiking 4.4.2022 Tung A (27)Hiking 4.4.2022 Tung A (28)

先往碼頭看看。Hiking 4.4.2022 Tung A (29)

水很清,看到馬尾藻。Hiking 4.4.2022 Tung A (30)Hiking 4.4.2022 Tung A (31)

原路返回天后廟後,要經過沿海的酒家往沙橋。要留意酒家有幾隻狗,個人覺得牠們只是裝凶而已,若主人在旁就更加不用怕。Hiking 4.4.2022 Tung A (32)Hiking 4.4.2022 Tung A (33)

往沙橋看看。Hiking 4.4.2022 Tung A (34)

這兒有不少漁排,水質應該不錯吧。Hiking 4.4.2022 Tung A (35)Hiking 4.4.2022 Tung A (36)Hiking 4.4.2022 Tung A (37)

比對朱維德先生拍的照片及饒玖才先生的描述,那小白屋應該就是那間以灰泥塑上凸字招牌,22字長的「廣和源油糖米布疋雜貨油柴白鹽薯莨罟線山貨發客」商店,確是開心小發現。有興趣看舊照片的,可以往圖書館借閱《香港掌故2》。(3)(4) 薯莨為香港原生植物,可以用來染布染魚網;罟線即漁網線。

於1930-1940年代,漁民多集中於西貢墟、滘西、糧船灣、三門仔、橋咀和官門等海灣。因那些海灣既可讓漁民避風,亦可以補網、曬網和維修漁具。當時滘西、糧船灣、橋咀三個海灣都各有幾十艘漁船停泊,各海灣都有幾間售賣日用品、柴草和糧食的小店。小店更備有「水湖」(即小水池) 和「大蒸籠」,可租給漁民「染網亅。漁民大概每個月便以「薯莨」染魚網,再置於大蒸籠,使魚網保持柔軟。(5)
Hiking 4.4.2022 Tung A (38)Hiking 4.4.2022 Tung A (39)

愛這兒寧靜舒服。Hiking 4.4.2022 Tung A (40)Hiking 4.4.2022 Tung A (41)

每次看到荒廢的村屋也覺可惜。Hiking 4.4.2022 Tung A (42)

轉往沙橋。Hiking 4.4.2022 Tung A (43)Hiking 4.4.2022 Tung A (45)Hiking 4.4.2022 Tung A (46)

到達沙橋。據朱維德先生的記錄,沙橋和沙橋頭一帶海水特別鹹,鹽分濃度特別高。於1960年代,曾有人在沙橋頭建鹽場。依地形築起梯田式淺池,以喉管抽取海水至淺池,蒸曬至結成鹽粒。後因成本效益不佳而結束。(3)(4) 不知道「廣和源油糖米布疋雜貨油柴白鹽薯莨罟線山貨發客」售賣的白鹽是否來自此鹽場?Hiking 4.4.2022 Tung A (47)Hiking 4.4.2022 Tung A (48)

小休後便原路折返。Hiking 4.4.2022 Tung A (49)Hiking 4.4.2022 Tung A (50)

在東丫及此涼亭可以接收電話。若要call車,在涼亭是最後機會了。Hiking 4.4.2022 Tung A (51)

我們過去北丫走走。Hiking 4.4.2022 Tung A (52)Hiking 4.4.2022 Tung A (53)Hiking 4.4.2022 Tung A (54)Hiking 4.4.2022 Tung A (55)Hiking 4.4.2022 Tung A (56)

若去大蛇灣,便要經過北丫村。我們逛逛後便返回涼亭。Hiking 4.4.2022 Tung A (57)

在涼亭成功call車後,便急急腳原路返回西貢萬宜路。Hiking 4.4.2022 Tung A (58)

上到萬宜路時,的士已來到了,真幸福。Hiking 4.4.2022 Tung A (59)

好友選了4/4放假,好天當然要到郊外走走。這幾年,都刻意避開周末或公眾假期才敢去西貢。今天較平日熱鬧,但cafe人不多,可以悠閒地吃頓味美午餐才出發,十分寫意和開心。去過兩次白腊,一次往東壩,另一次往白虎山。也來過東丫和北丫,兩次都是往大蛇灣。因好友甩鞋底的關係,所以打消了由沙橋頭行往馬頭環或由東丫上白腊的念頭。閒遊東丫、北丫和沙橋倒也不錯,風景很好,難得輕鬆。雖然來回車費要二百多元,但相比鄰近的白腊,這兒清幽寧靜,舒服多了。生活壓力大,久不久確是要留一天喘息。

今天曬曬太陽,拍拍照輕鬆慢走,原水泥路來回花約兩個半小時。沙橋頭有洗手間。

附近的路線: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Hiking 4.4.2022 Tung A (60)Hiking 4.4.2022 Tung A (61)


(1)《糧船灣志.「活」地方志》。香港:香港海事博物館,2019年。
(2) 「西貢糧船灣天后誕」,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網上資料 2021年12月28日)。檢索日期:2022年4月16日。
(3)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 (下) - 新界》。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
(4) 朱維德。《香港舊景2》。香港:金陵出版社,1990年。
(5) 馬木池。《西貢歷史與風物》。香港:西貢區議會,2003。

 

Leave a Reply

Blog at WordPres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