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10-17度 / 濕度55-84%
交通:港鐵東涌站B出口往來逸東邨起步
感想:沿途風景絕佳,縱然走得有點累,但非常值得。
需時 | 長度:約六個半小時 / 10.59km
**注意:長途,需上落崎嶇及陡峭山路,需相當體力,建議由熟路人士帶領,新手不宜。請穿著合適,攜帶足夠裝備如手套、行山杖,以及食物和水。出發前需做足功課,小心計劃路線,亦要量力而為。
Chung Mun Road>Tung O Ancient Trail>Hau Wong Temple>San Tau>Kau Liu>Sha Lo Wan Wolframite Mine>Lin Fa Shan>Nei Lek Shan Angle Station>Ngong Ping 360 Rescue Trail>Tung O Ancient Trail>Chung Mun Road
Transport: Walk from MTR Tung Chung Station Exit B to and from Yat Tung Estate
Feeling: It is a strenuous but rewarding hike, love it!
Distance and Hiking Time: 10.59km, around six and a half hours
**Points to note: A long trail with steep ups and downs, not suitable for beginners, better accompanied by experienced hikers and with the help of hiking app. Please wear proper gear, bring along the hiking stick, gloves and stock up before you go.
可以在港鐵東涌站起步或乘巴士至逸東邨往東澳古道。感謝好友車我來,由滿松路起步,很快便踏入東澳古道,省去一大段路。向侯王宮、䃟頭及沙螺灣方向行。
今早天陰陰,起步時看到少少藍天,十分高興。
以前行山沒留意四周景物,今天再走東澳古道,才看到一塊聯益堂地界的石碑。找不到附近地名與聯益堂的關連,不確定此聯益堂是否便是華商團體於1892年在澳洲成立的聯益堂 (又名行商公會)。在19世紀中至後期,華人無論是工人或商人往返中國、香港、東南亞及澳洲越見頻繁,商機湧現。華商李益徽與日本郵船有限公司在澳洲的代理 Burns, Philp & Co. Ltd. 取得協議,李氏得到眾華商同意下創立聯益堂。聯益堂其中一項重要服務是為不懂英語的華人預訂船位。(1) 暫未找到昔日往來澳洲與香港航線的停泊地點,無法查證關連。談到石碑,當然又要提提我摯愛的問路石。
沿路走也有清晰指示。
上次來已是五年多前的事,比對舊照片,才發現村屋重修過。
沿海邊走。
走一小段便轉上山。
好像在紅葉下走一樣,其實是山頭被火燒過。
我們停下來看看機場,研究有什麼航機。
到達標示為䃟頭的標高柱。
今天的路線不但長還要上上落落。幸而天氣好,心情大好,充滿動力。
我們向著彌勒山轉向站走,好友說了一聲:「很遙遠呀!」我即附和,哈。
首先看到昔日清洗礦物的儲水池,附近還有辦公室。可看看由 Tymon Mellor 整理的 Sha Lo Wan Tungsten Mine Facilities 照片,便知道以下建築物的位置。(2)
甚多玻璃窗、門,採光度極高,難得建築物相當完整。
附近的建築物則甚為破爛。
天氣這麼好,今天乘纜車便最好了!
站在高地,看到多處被火燒過的痕跡。
一路走來都看到大大小小的礦洞。礦洞就在山徑旁,要小心看清前路。
下去看看。
在這個小山頭已見到四個礦洞。
返回山徑繼續走。
山路轉斜又跣。
路頗陡峭,要略為攀爬。
路轉緩,但不要開心得太早,很快便要轉往沙螺灣鎢錳鐵礦洞。
在分岔路口轉右,向著港珠澳大橋方向走。
下去的路陡峭,幸而有落腳位不太險,慢慢走便好。稍後看回程時所拍的照片,便清楚看到這一段的路況。
我走得極小心。
行約15分鐘到達其中一個礦洞,位處昔日重點開採區域。
於1951年底開始,便有大量人在沙螺灣附近非法開採鎢錳鐵礦,每當大雨時,大量沙石被沖至䃟頭及沙螺灣,污染農田。後政府發臨時牌照,現仍找到昔日礦場辦公室、清洗礦物的儲水池及礦洞。若想知多些,可以看看由 Tymon Mellor 編寫的 Sha Lo Wan Mine,資料非常詳盡,還附以昔日的照片及地圖。(3) 據立法會的資料,在沙螺灣開採鎢錳鐵礦始於1954年及終於1961年,可能是以發牌後,大型開採才開始計算。(4)
還是看錄像比較清楚。
穿過最底的洞口後拍的照片及錄像。
參觀完便離開了。
可參看昔日一些礦洞的位置,不確定今天有沒有經過。(4) 這個礦洞確實特別,小休後便原路折返。
回程拍的圖片,清楚看到路況。
返回剛才的分岔路口,然後朝轉向站走。
沿路走,山徑略密。
不乏略斜及跣的路段,我說有點累但不辛苦,好友們即笑我有分別嗎?當然有啦。
數不清跨過多少個山頭。
有趣的三人合照。
快到蓮花山了。從沒留意大嶼山有兩座蓮花山,之前則到過荃灣的蓮花山。
好美的天色及彌勒山。
就快到轉向站了,高興。
上上落落。
轉左走昂坪360救援徑。
剛才從右邊行過來。上次走深石脊,便是走上天梯轉左走。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上落落。
終於返回東澳古道。
又兩袋垃圾。
最後行至滿松路乘車離開。
上個周末因要幫忙預備團年飯,而沒有去行山。今天我走得特別慢,只怪少了一星期的鍛鍊外,還要大吃大喝多天,哈。過年前錯過好天的日子,年初一至三又濕又凍,足不出戶,真的鬱悶。萬幸今天請了假,可以在藍天白雲下迎接這次長途上落戰,真的連本帶利一次過清還卡路里和汗水,爽!感恩今天的好天氣、好風景、好同伴,還有礦洞遺跡,確實大滿足。回家後雖然腳有點酸痛,但卻興致勃勃為這篇記錄做功課。
今天由滿松路起步,行約40分鐘至上山位置,走約35分鐘至標高柱。上山花約2小時至往沙螺灣鎢錳鐵礦洞的分岔路,來回礦洞約30分鐘。由分岔路行往蓮花山約40分鐘。隨後經轉車站,走昂坪360救援徑至滿松路花約2小時。全天行約6小時30分鐘。
附近的路線:
- 昂坪>鳳凰徑第4段>昂坪360救援徑>彌勒山郊遊徑>彌勒山轉向站>老鴉咀>深石脊>東澳古道>深石村>南田>深屈
- 昂坪>彌勒山郊遊徑>彌勒山>彌勒山郊遊徑>昂坪
- 昂坪>鳳凰徑第4段>昂坪360救援徑>彌勒山郊遊徑>彌勒山>彌勒山郊遊徑>昂坪
- 逸東邨>東涌炮台>侯王廟>䃟頭>田心>鱟殼灣>沙螺灣村>䃟石灣>深石村>南田>深屈>深屈灣>新洲>寶珠潭>大澳 (東澳古道)
- 港鐵東涌站>觀景山>虎地灣灰窰>東涌小炮台>馬灣涌>東涌炮台>逸東邨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1) 楊永安。《長夜星稀: 澳大利亞華人史1860-1940》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
(2)「Sha Lo Wan Tungsten Mine Facilities」,Gwulo: Old Hong Kong (網上資料)。檢索日期:2022年2月5日。
(3) 「Sha Lo Wan Mine」,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網上資料2021年5月29日)。檢索日期:2022年2月4日。
(4)「香港曾進行採礦而留下荒廢的礦場/礦洞的資料」,立法會 (
(5)「Sha Lo Wan Tungsten Mine Workings」,Gwulo: Old Hong Kong (網上資料)。檢索日期:2022年2月8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