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問路石」

請問「問路石」

行山時有人喜歡看山、看水、看植物、看昆蟲……我並不熱衷走訪奇岩巨石,但卻會為「問路石」而走一趟。向來沒定期撰寫專題文章,過往的專題如 8/8灌溉水塘遊11/11山火瞭望台遊麥港鳳衛的藝術慶春約七村等等皆是由興趣出發,今次也不例外。

每次看到「問路石」也兩眼發亮,一直很想寫一篇關於它的文章,奈何「問路石」的數量、地點及立石年份皆不詳,且參考資料極少,確是無從入手。前陣子跟老師談到「問路石」,我便下定決心寫這篇專題文章。除了分享行山時遇見過的「問路石」相片外,亦會加入行山路線,並會透過石上的文字及立石地點,尋找相關歷史及資料。當中作出了不少假設,亦提出了很多問題。希望可以從這些手工看似粗糙 (對我來說卻是美麗非常),但充滿溫度,並為大家指示過方向的石上看歷史。就算最終沒找到什麼資料也好,也至少可以為這些竪立了多年,或已倒下,或快將消失的「問路石」留下圖片記錄。

透過行山,除了看到不一樣的香港也因而了解更多本地歷史,才發現香港有多美有多珍貴。對我來說,盡量去記錄,見證將會消失或追溯已消失的東西,皆很有意義。這麼多年也沒人寫過關於問路石的文章,希望這篇記錄能引起大家對問路石的關注和討論。

這篇專題文章將會持續更新。(最近更新:21/6/2023 第4塊問路石)


什麼是「問路石」?簡單來說,便是昔日立於古道上指示方向的路碑。問路石記錄了昔日村民往來村與墟市之間的方式及路線,從中更可得知村民的生活模式、交易活動、歷史以及信仰,絕對有保留價值。


1.

右边(邊)梅子林
问(問)路石土名珠
门(門) 
左边(邊)荔枝窩
黃啟曾永?  立

尺寸:26cm (闊) 49cm (高) 9cm | 13cm (厚)
位置:珠門田,近荔谷古道

Hiking 4.12.2017 Kop Tong (16)

看到問路石上「梅子林」及「荔枝窩」的名字,便要由「慶春約」說起。在海盜橫行,治安不佳的日子,村落之間的結盟變得相當重要。可以守望相助,團結一致對外。百多條村落組成以沙頭角為中心的十約。其中第九約又名「慶春約」,由荔枝窩鎖羅盆三椏牛屎湖梅子林、蛤塘小灘七村所組成。(1) 

「慶春約」七條鄉村中,以荔枝窩村最具規模。曾姓族人於1671年遷入荔枝窩;黃姓族人則於1735年遷入,全村村民皆為客家人。憑立石者的姓氏推斷,相信此問路石由荔枝窩村民所建 (雖然梅子林村民亦姓曾)。像在分水凹的「創修荔枝窩村直達東和墟大路小序」石碑一樣,亦是由荔枝窩村民斥資修建。(2)

隨著城市發展,建路築樓,好些古道已消失,問路石亦失去指示功用。但因新界東北位處偏遠地區,交通不便,荔谷古道才得以保存下來。在珠門田的分岔路口,問路石所指的「右邊梅子林」(右經古道往梅子林) ,「左邊荔枝窩」(左經荔谷古道往荔枝窩),仍發揮指示效用。

行山路線:


2.

右往烏交田
左往荔枝窩

位置:荔谷古道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15)

上一塊問路石在珠門田,荔谷古道旁,而這一塊則在荔谷古道上。但兩塊問路石的用字不一,前是「右邊左邊」是什麼地方;而這塊是「右往左往」那兒。

據烏蛟騰河背村村民稱,烏蛟騰原名烏蛟田,又稱烏龜田,此名稱一直沿用至1940-1950年間。後由烏蛟田田心村的一位秀才李伯周提議把烏蛟田易名為烏蛟騰,取其「蛟騰鳳起」之意。(3) 在問路石上偶爾會有簡體字,如上一塊的「边」、「问」及「门」字。但我對「烏交田」一名有疑問,因烏交田的「交」字,並非「蛟」字的簡體。除了「烏蛟田」、「烏龜田」的記錄外,暫沒找到「烏交田」一名。而稍後談到位於谷埔 (3.) 及涌尾 (5.) 的兩塊問路石,石上刻上的也是「烏蛟田」而非「烏交田」。不確定是否刻鑿時錯把「蛟」字變成「交」字?

由谷埔向荔枝窩方向走荔谷古道,會較易看到這問路石。知道左路往荔枝窩,但為什麼右路會通往烏交田?原來右路所指的山徑,會通往名為黃泥湖的山丘,山丘上有墓穴名「南螺朝北斗」(4),可接回亞媽笏,最後可沿媽騰古道返回烏蛟騰。走過這山徑後,便知道這塊問路石仍發揮指示功效。

行山路線:


3.

右往烏蛟田
荔枝窩
左往鎖羅盆

尺寸:29cm (闊) 40cm (高) 9cm | 13.5cm (厚)   
位置:荔谷古道,谷埔松記士多與谷埔老圍之間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5)

根據時任輔政司駱克爵士於1899年提交的 《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資料,當時烏蛟田人口為300,荔枝窩同樣有300人,而谷埔則有500人。黃氏於1775年由荔枝窩遷至鎖羅盆,但當時並未有鎖羅盆人口的紀錄。(5) 於1975年出版的《香港九龍新界地名志》所夾附的1955年非正式人口普查資料,鎖羅盆村民有170人。(2) 當時村民常往谷埔碼頭乘船至東和墟 (文中稍後會談及東和墟)。

於1998年《山水傳奇 – 迷失世界》訪問中,前港英政務官夏思義博士 (Dr. Patrick Hase) 研究香港鄉村歷史超過40年,他提到由烏蛟騰經亞媽笏、分水凹至谷埔為新界東北最重的古道。若要從九龍城往沙頭角或惠洲,便必定要經此古道。當時官員、商人或村民也會走這古道至谷埔乘街渡去沙頭角。在1910年未有火車之時,政府曾派員統計一天有多少人路過這條古道,原來當時每隔一至兩分鐘便有人路過。還是首次有古道流量的資料,真的相當珍貴。而這塊問路石亦有過百年歷史。

谷埔及鎖羅盆仍沒有大興土木,這塊竪立在荔谷古道 (谷埔松記士多與谷埔老圍之間) 的問路石,所指的「左往鎖羅盆」(經尖光峒坳往鎖羅盆),「右往烏蛟田」(經荔谷古道、騰媽古道至烏蛟騰) 仍發揮指示效用。

行山路線:


4.

界石
右边(邊)往龍尾大埔

左边(邊)往渡頭滘尾

尺寸:20cm (闊) 122cm (高) 12cm (厚)   
位置:涌尾村遺址 (下環湖路線)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9)

船灣六村各舊村位於船灣北岸,在1950年代以前均前往沙頭角趁墟。村與村之間原有通道,可細分為「上三鄉」(小滘、大滘及金竹排)及「下三鄉」(橫嶺頭、涌尾及涌背)。(6) 由六鄉往西前往大埔大美篤一段的陸路極為難行,所以早期六鄉與大埔墟的聯繫並不密切。(7)

我一直搞不清,涌背、涌尾、泥塘角、橫嶺頭、橫嶺背 (大龍村)、金竹排、大滘及小滘,明明八條村落,為什麼只說六村?原來泥塘角只有一間公立育群學校,沒有村民;而橫嶺頭和橫嶺背行政上合稱為一村,所以實計六村。船灣六村主要從事捕魚、耕田、打柴及採集帶子為生,除金竹排村是王姓外,其餘五村同為李姓,全為客家村落,金竹排王氏及橫嶺頭和大滘的李氏均從烏蛟騰分支而來。(6) 因為從大埔去新娘潭和照鏡潭,必須經過涌背、涌尾村兩條村落,所以較多人認識。原來1950年代,金竹排曾開採鐵礦,沿坡開鑿了六個山洞,並建有相當規模的碼頭。初時採鐵礦成績不錯,後採鐵含量越少便放棄了。六村中,除了泥塘角的公立育群學校外,還有一所三光公立小學在大滘。(8) 根據1966年11月27日的大公報報導,因興建船灣淡水湖,船灣六村共125戶於1966年11月28日起遷往大埔。1,069名村民花約12日才完成遷村。(9)

因為石上「渡頭」二字,特別找了不少關於六村的資料,期望能找到渡頭的位置。六村人口不少,村民除了陸路也依賴水路交通,並有多個碼頭。直至最近看到《 村梭六鄉:後遷徙的生活紀錄 》一書,才知道原來1950年代起,開始有村民經營街渡。街渡由小滘村開出,橫嶺頭村為上船的最後一站,再開往元洲仔及大美督的街渡服務。回程時橫嶺頭村則為下船的第一站。村民稱小滘對出的海域為滘尾 (7),會否就是問路石上所指的滘尾?

大滘村後有路可往紅石門,經觀咅峒往烏蛟騰。大膽假設此問路石立於大滘村,為行經紅石門的村民指路,走左邊可往小滘渡頭滘尾乘街渡;走右邊則經陸路往龍尾大埔,但路程比較迂迴。此問路石上也刻有「界石」二字,既是界石亦是問路石,會否是大滘及小滘之分界?若假設屬實,為何此石在涌尾這麼遠的位置被發現?如果此石竪石於現倒下的涌尾位置,那一邊指往龍尾大埔似乎正確,但一邊指往渡頭滘尾則不合理。

雖然謎團未解,但有多些資料及假設仍是好事。


5.

右往烏蛟田東和
左往鹿頸深圳圩(墟)

位置:涌尾往船灣淡水湖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8)

看到問路石上的「東和」及「深圳墟」(今深圳東門) 便得由墟市說起。新界東北地區的發展跟19世紀初設立的東和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東和墟成立之前,住在沙頭角海附近村落的居民均須長途跋涉,遠赴深圳趁墟。

沙頭角地區主要是新遷入的客籍人士,他們為了增強競爭和防衛能力,鄰近百多條村落迅即組成以沙頭角為中心的十約。為沙頭角十約中的第十約,又名「南約」,包括烏蛟騰、橫山腳、阿媽笏、涌尾、涌背、金竹排、橫嶺頭、大小滘、九擔租、苗田仔、紅石門、坭頭石。(10) 為了長遠經濟發展及打破深圳墟長期壟斷的局面,十約中的村民集資建立東和墟,並定農曆一、四、七日為墟期 (深圳墟的墟期為二、五、八)。墟市原名為桐蕪墟,後改稱為東和墟,據說是新安縣東部十約村落和衷共濟的意思。(11) 1898年後,因沙頭角分屬中英兩方 (南部八約的土地租與英國,北面兩約位於中國境內),自此兩地村民往來不便,東和墟便繁榮不再。(12)

船灣六村中,金竹排王氏及橫嶺頭和大滘的李氏均從烏蛟騰分支而來。(6) 雖然六村位近大埔,但六村與沙頭角的社區關係更密切。在1950年代以前,六村村民常前往沙頭角墟,反而甚少前往大埔墟。(13) 左方小徑向北行,會途經新娘潭、減龍脊、河瀝背、雞谷樹下及鹿頸,可往深圳墟;右方山徑則經照鏡潭,通往烏蛟騰。(14)

雖然無正式紀錄東和墟建立的年份,但根據夏思義博士的研究,估計東和墟於1820至1830年間設立。(10) 由問路石上東和及深圳墟市的資料推斷,這塊問路石已有過百年歷史。

雖然右路仍可通往烏蛟騰,但東和墟已被風暴所毁。另,因興建船灣淡水湖,船灣各村亦於1966年遷往大埔,加上左路已建新娘潭公路,此問路石已失去原有的指示功效。


6.

問路石
坐地土名谷埔
由此直往風坑南涌
宋冠孺 曾亞帶

尺寸:25cm (闊) 43cm (高) 7cm (厚)  
位置:谷埔近啟才學校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23)

鳳坑村亦稱風坑村,位於鹿頸與谷埔兩村之間,由客家張氏於1671年創立。日軍襲港時,村民亦有參加東江縱隊之港九大隊。昔日村內有一所村校,1940年代已破舊失修,學生轉往谷埔的啟才學校及鹿頸求學。(5)

這塊跟珠門田那塊一樣,皆有「問路石」三字。問路石多竪立在分岔路口,指出身處位置及左和右路所往的地方。但亦有如這塊問路石一樣,只指示一個方向,「由此直往會經風坑 (鳳坑舊稱)、鹿頸至南涌 」。谷埔村民皆為客籍人士,有楊、宋、鄭、李、邱、何及吳七姓;鳳坑村村民張姓;鹿頸村村民黃及陳姓;南涌則有楊、鄭、羅、李、張及林姓。(5) 立此石為宋冠孺及曾亞帶,四村只有谷埔有村民姓宋,此石可能由谷埔村民所立。而曾亞帶會否是荔枝窩、三椏或梅子林的村民?現時沿著海邊的水泥徑走,可往鳳坑、鹿頸至南涌,這問路石仍發揮指示功效。


7.

右往坪山仔
左往沙頭角

尺寸:19cm (闊) 41cm (高) 5cm | 13cm (厚)  
位置: 近沙螺洞張屋村

hiking-4-12-2017-kop-tong-17

8.

右往大埔
左往船灣

尺寸:25cm (闊) 39cm (高) 5cm | 9cm (厚)  
位置: 近沙螺洞張屋村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35)

大埔區內的鄉約包括「大埔七約」、「聯益鄉」、「六鄉新村」、「西貢北約」及「十四鄉」,共有120多條鄉村。七約之中,除了泰亨約 (文氏) 和粉嶺約 (彭氏) 屬於本地村落外,其餘大部份為遷界後成立的客家村落。於1892年,七約中人獲得知縣的批准在大步頭墟對河,設立新墟太和市。因為興建了連接南北兩岸的廣福橋,往來便利了,新墟太和市生意日增,後更取代了舊墟成為大埔最大的市集。(13) 

大埔七約中的「集和約」位於大埔海北岸,區內鄉村包括沙螺洞張屋村及李屋村、老圍、下坑村、船灣詹屋村、陳屋村、李屋村、沙欄村、黃魚灘村、蝦地下村、䃟頭角村、圍下村、洞梓村、井頭村及鴉山村等,以漁農為生。位於屏風山下的沙螺洞村,分建有張屋村、李屋村及老圍,其中以張屋村規模較大,立村於清朝乾隆年間,有近300年歷史。(15)

沙螺洞張、李兩姓村民種植稻米、蔬菜,以及飼養家禽,會將產物運送至大埔太和市售賣。該地位處偏遠,需翻山越嶺才能到達其他鄉村及市集,出入均經區內的石砌古道。在沙螺洞張屋村附近有兩塊問路石,一塊是「右往坪山仔 (平山仔舊稱) 左往沙頭角」,另一塊是「右往大埔 左往船灣」指示方向。自大埔鳳園,經沙羅洞、平山仔、鶴藪圍、至馬尾下、打鼓嶺及沙頭角等村。這段古道是昔日大埔區往打鼓嶺各村及沙頭角一帶的主要古道。(15)(16)

這塊「右往坪山仔 左往沙頭角」問路石上的字被塗上顏料,但「坪」字變了「平」字,「往」字則未有著色。這也讓我思考,究竟昔日問路石上的字有否髹上顏料?還是顏料隨著年月而消逝?一般的問路石也是長方體,但這一塊的形狀獨特,是有什麼原因或考慮呢?

行山路線:


9.

右往林村
左往小奄?

位置:近蓮澳村
尺寸:25.5cm (闊) 24cm (高) 5-12cm (厚) 

請問「問路石」

蓮凹,又稱蓮澳,屬大埔七約之一的林村約。林村約包括上白牛石、下白牛石、梧桐寨、寨乪、大荒輋、麻布尾、水窩、坪朗、大菴山、小菴山、大菴村、龍丫排、田寮下、塘上村、新塘、新村、社山、鍾屋村、新屋仔、放馬莆、坑下莆、較寮下、圍頭、南華莆、蓮澳李屋及蓮澳鄭屋。(12) 昔日林村約的26條鄉村由六和堂管理,這個制度源自清初的保甲制,將26條鄉村按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劃分成六甲,蓮澳屬第一甲。自林村鄉公所於1954年成立後,便取代了六和堂的職能。(15)

蓮澳村原有李、鄭及何姓居民,其後何氏移居至石鼓壟村。昔日蓮澳村民以務農及蓄牧為生,亦會將出產帶往墟市售賣。蓮澳村交通不便,在建車路以前,村民得走古道往來其他村落及墟市。(17)(18) 

查看舊地圖,發現問路石豎立的位置正是昔日多條古道的交接點。蓮澳村民走右路可以經田寮下或高田磡至林村;若走左路則可以通往小菴山再達大菴山。隨著車路開通,已少人走古道,不確定古道仍否通行。

小菴一名見有「小崦」、「小菴」、「小庵」等寫法,但見問路石上似乎是刻上「奄」字。奄字多義,亦是地名,不知是否異體字。是筆劃較少方便刻鑿,還是真的刻錯字?可參看彭玉文先生詳談崦、菴、庵、奄之別。(19)


10.

右往橫崗 
左往深圳

尺寸:24cm (闊) 50cm (高) 10cm (厚) 
位置:近坪原路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34)

打鼓嶺約有19條鄉村,其中以坪輋、坪洋村面積較大,以耕種和飼養家禽為生。打鼓嶺六約之成立,除了處理平源河的水利問題外,主要原因是想維持境內治安,解決來自深圳河北岸黃貝嶺村張族的威脅。六約之中,坪洋村陳族是最早的開拓者。(20) 當年,打鼓嶺村民常前往深圳墟買賣農產品,但往深圳墟需渡河,而當時橫水渡由黃貝嶺村張族經營,渡河費甚高昂。打鼓嶺村民不想被壓榨,故欲在渡口興建羅芳橋,但張族不許,村民報官,縣官不理,因而頻生衝突及武鬥,造成不少人命傷亡。(11)

據郭志標先生的文字及圖片記錄,當他在坪洋發現這塊問路石時,石已一分為二。長的一塊約2尺高,4吋厚,刻上「右往橫崗 左往深圳」。短的一塊約10吋,刻有 「東去沙頭角 西去深圳 南去大布 北去干瀾」。估計大布可能是大埔;干瀾則是觀瀾。相信此處是村民往深圳墟買賣的必經之路。(21) 這塊問路石被電線桿及植物遮蓋,不易察見,現只整下 「右往橫崗 左往深圳」的上半部分,被加固於水泥正方體上,下半部分已不知所終。在加固時,問路石有否被移離原處或方向則無從稽查。


11.

上往大埔

尺寸:26cm (闊) 84cm (高) 12cm (厚)
位置:搖斗坪

請問「問路石」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32)

「火炭約」是「沙田九約」中的第六約,包括火炭、拔子窩、落路下、河瀝背、九肚、石榴洞、山尾、黃竹洋、長瀝尾、凹背灣 (坳背灣)、龜地 (桂地新村舊稱)、禾寮坑、赤泥坪和馬料。沙田於1956年才有自己的墟市,名為沙田新市。昔日村民都是往大埔趁墟。居於近海的村民可以循水路,山上的村民則走山徑前往大埔。由拔子窩、馬料、龍窩 (九肚舊稱)、赤泥坪,再經大埔碗窰、泮涌至大埔墟。(22) 村民亦會走坳背灣村的古道往大埔墟,這條古道是昔日村民往來大埔、九龍及荃灣的主要通道。(23) 《大埔風物志》一書亦有提及昔日往來大埔與沙田的古道,由泮涌開始,經碗窰、元墩下、打鐵屻、鉛礦坳至城門村。亦記錄在1980年代初期,在碗窰村旁仍豎立往九龍、荃灣的問路石。(15) 可惜無緣一見。

在搖斗坪遇見「上往大埔」的問路石。搖斗坪雖位處火炭區但並未納入「火炭約」 ,不知是否歸納入其他村落。 這塊「上往大埔」的問路石體積不小,字體尺寸方面是我暫時見過最大的。問路石的下方跟上方顏色略有不同,相信有部分曾埋於泥土中。問路石背面的四個小洞,令我相當疑惑。是有特別的支架來支撐這塊大石?基本上問路石可獨立立於泥中,理應無需另加支撐物。看過十多塊問路石,字體均不大。這塊石上只有四個字,用不著要這麼大塊石頭吧?我猜這石原本有其他用途,後被用來當問路石。問路石幾近全外露,相信是村民在石後加固,以防倒下。

問路石多竪立在分岔路口,指出所處位置及左和右路所到之處。這塊跟鳳坑(6.) 城門水塘(20.)及地塘仔(21.)的問路石一樣,只指示一個方向。相信昔日村民經此路往坳背灣村,再走古道往大埔趁墟。這問路石仍發揮指示功效。

行山路線:


12.

右往𧐢涌西貢
左往界咸大腦

尺寸:25cm (闊) 57cm (高) 7cm (厚)
位置:蠔涌古道較近衛奕信徑W035方向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22)

二次大戰前,西貢由於受山嶺阻隔,對外交通並不發達,陸路尤甚。西貢古道指散佈西貢區內數條通往九龍及沙田等地的石磴古道。蠔涌古道是區內通往九龍區及市集的主要幹道,可經大藍湖或牛背窩,上百花林至飛鵝山,轉往紮山道至牛池灣。亦可於井欄樹,經飛鵝山山腰茶寮坳出九龍。(22) 19世紀末,九龍逐步發展,對鄉村物資需求日增。很多西貢區的產品,皆由村民以肩挑方式沿蠔涌谷的石磴古道,經大藍湖,越過飛鵝山腰的茶寮坳,往九龍城。因此路途艱辛,令運送貨物成本增加。(24)

這塊問路石在蠔涌古道的分岔路口上,走過所指的右路,可通往牛背窩至蠔涌及西貢,石砌古道仍保存良好。看到所指的左路亦是石磴古道。據《新界風土名勝大觀》一書,黃佩佳先生曾提及這塊問路石。當時有六條通往沙田的陸路,據他的描述,最長途的一條路線,是經海關坳 (即茶寮坳) 往黃麖仔,下山約半小時,見左路有「左往界咸大腦,右往蠔涌西貢」的石碑。從左路登山,過大南湖、竹園等地便到達界咸,續登山便至大腦。再經瀝源坳至沙田,需三個半小時。此段路程最長,所經村落亦最多。(25) 不是看了黃先生的記錄,也不知左路除了通往界咸、大腦,村民也經此往沙田。

細心查看,仍可辨認問路石上的文字,發現「蠔涌」一名用了異體字「𧐢」字,而非「蠔」字。蠔涌古道是英軍抗日魷魚灣戰線的一部份。游擊隊東江中隊在西貢成立港九獨立大隊,活躍於西貢各鄉,游擊隊曾拯救多人並經古道離開。 (26)

行山路線:


13.

右往大老
左往西貢


位置:大輋村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1)

昔日沙田的陸上交通四通八達,東可通西貢,南可往黃大仙,西至荃灣及北達大埔。(27) 過往沙田被劃分成「九約」,「九」即九個分區,「約」是一個聯盟,以便村與村之間的聯繫與合作。當中包括大圍約、田心約、徑口約、隔田約、排頭約、火炭約、沙田頭約、沙田圍約、小瀝源約。

小瀝源約包括小瀝源、插桅桿、十二笏、牛皮沙、大藍寮、石鼓壟、黃泥頭、觀音山、芙蓉別、茂草岩、老鼠田、南山、花芯坑、梅子林。(28) 昔日往來瀝源與西貢者大多為小瀝源及大水坑的村民。(25)

大輋村是從黃泥頭村分支出來,位於黃泥頭村的東南角,有200多年歷史。此問路石上「左往西貢」指經過牛坳、花芯坑村、梅子林村,再由茅坪落北港至西貢墟的古道。「右往大老」指跨過石芽背,可至大老山轉下九龍城。(24) 我曾試過在大水坑起步,走過富安花園,經梅子林、茅坪、北港至西貢市中心。

在黃泥頭起步,也走過多條路線。1. 經大腦古道至西貢蠔涌;2. 攀過黃牛山、水牛山至沙田梅子林或西貢公路。3. 走梅花古道,經女婆山至大水坑;以及 4. 經麥理浩徑第5段及衛奕信徑第4段至飛鵝山。1970年代初期,政府致力發展沙田為新市鎮,進行大規模填海,並興建隧道和公路。此問路石已失去指示功效。不知此石有否被移動過,但底部連結水泥地台似是後來改建。

行山路線:


14.

右至車公廟
左至XX西貢

尺寸:31cm (闊) 32cm (高) 11cm (厚)
位置:近沙田吳園

請問「問路石」

 

 

 

 

 

沙田車公廟建於明朝末年,曾於1890年重修。(29) 門聯刻有「車轉普天下般般醜心變好,公扶九約內事事改禍為祥」。過往沙田被劃分成九個分區,「約」是一個聯盟,以便村與村之間的聯繫與合作。「九約」包括大圍約、田心約、徑口約、隔田約、排頭約、火炭約、沙田頭約、沙田圍約及小瀝源約。車公廟除了是祈福的地方,亦是一所聯繫沙田「九約」村民的廟宇。(28) 走過大涌橋,在吳園附近便看到這塊問路石,以問路石的豎立位置及所指「右至車公廟」的方向皆符合吳灞陵先生《香港九龍新界旅行手冊》及許壽康先生《1958香港指南》書內的描述和路線記錄,從車站 (應是指沙田火車站) 起行,經過大涌橋、吳園,向著警署的小山腳方向行,再經過兩旁為田野的小石路直走便到達車公廟,需時約30分鐘。(30) (31) 

談到大涌橋,便要提到興建山廈圍 (曾大屋) 的曾氏家族,他們發起募捐建造連接沙田海 (即現今城門河) 兩岸的大涌橋。(22) 此橋連接左岸白鶴汀 (昔日是沙田機場,現為沙田公園) 和右岸的吳園。據「創建沙田瀝源大涌橋碑序」記錄,大涌橋於1915年落成。大涌橋最初以長條石塊鋪砌而成,後因颱風被毀,以木橋取代,再換成現今的混凝土行人橋。九廣鐵路 (英段) 鐵路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估計此問路石於大涌橋落成,新路開通至沙田火車站後才豎立。

看到問路石「左至XX西貢」便不解。昔日確有從曾大屋至小瀝源,沿海邊小徑經亞公角、大水坑,過烏溪沙、泥涌、馬牯纜、大洞、十四鄉、西徑,再沿企嶺下穿過茂密小徑至大環,然後到西貢墟的古道。(32) 但為何不經梅子林往西貢,而要走這迂迴又長途的路程往西貢?

為了辨認及確實石上文字,便再次到訪,嘗試拓印這塊問路石。雖然拓印不成功,仍然有兩個字無法辨識,但卻幸運地遇到一位居於此地接近50年的友善村民,大部分謎底亦因他而解開。他說這塊問路石沒有被移動過,當時曾大屋的村民會經這路至大涌橋過白鶴汀,行往沙田市區乘船往馬鞍山,再經十四鄉去西貢,所以左路指往西貢是對的。翻查紀錄,早年已有烏溪沙往來大步頭 (即大埔墟) 的街渡,亦曾有白牌船往來烏溪沙與沙田何東樓,後因危險,才由油麻地小輪接辧。(22) 非常感恩能遇到這位村民,更要感激他提供資料。這塊問路石至少有50年歷史,要是真的在大涌橋落成後才豎立的話,便有過百年歷史。


15.

右往沙田 
左往大埔

尺寸:22cm (闊) 30cm (高) 12.5cm (厚)
位置: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hiking-16-10-16-beacon-hill-40 (2)

這塊問路石位於鷹巢山自然教育徑,上尖山的小徑旁。右路是否指九龍坳經獅紅古道或乾隆壬子古道往沙田?左路會否是指經城門,再走鉛礦坳、打鐵屻、元墩下、碗窰、泮涌至大埔?有待研究。

行山路線:


16.

路碑
上路直往凹頭仔 馬油塘 

下路直往 將軍凹坑口  孟功屋油魚灣

位置:小夏威夷徑接井欄樹衛奕信徑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14)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24)

在將軍澳發展成新市鎮之前,這條小夏威夷徑是將軍澳村民往返市區的要道,村民行至井欄樹後,可以經飛鵝山山腰茶寮坳出九龍。(24)

這塊在小夏威夷徑的問路石,由指示變成石級的用途,確實可惜。記得第一次來,問路石被沙泥所掩,只看到「路碑 上路直往凹頭 下路直」。後再走這古道,發現此石被清理過,所有文字重現了,「路碑 上路直往凹頭仔 馬油塘 下路直往 將軍凹坑口  孟功屋油魚灣」,令我非常驚喜和興奮。查看地圖,所指的上路為衛奕信徑第3段往凹頭及馬油塘。下路則經小夏威夷徑至將軍澳、坑口、孟功屋及魷魚灣。若再竪立此問路石,所指的上下路仍正確。除了「右往左往」、「右邊左邊」,還是首次看到「上路直往 下路直往」的用語。

這塊問路石已被當成石級十多年,後得知這石的另一面刻了「直往九龍」四字!由衷感謝山樂會 Franky 提供極珍貴和難得的照片和資訊,並無私地讓我在此分享照片。實在太開心太興奮了!感激!

行山路線:


17.

右往林村大埔
左往台山深圳

尺寸:31cm (闊) 40cm (高) 17cm (厚)
位置:甲龍古道近 C6204 標距柱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25)

18.

西往錦田元朗
北往台山深圳

尺寸:24cm (闊) 28cm (高) 13cm (厚)    
位置:甲龍古道近 C6203 標距柱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26)

關於甲龍古道的資料極少,只找到漁農自然護理署網頁提到「甲龍古道因甲龍村得名,是香港其中一條歷史悠久的古道。據說甲龍村已有200多年歷史,目前只餘兩戶居民,古道連接甲龍和荃錦坳,是古時八鄉石崗一帶務農人士往來荃灣市集的必經之路」。(33) 我再走了一次甲龍古道,發現兩塊問路石也是向著荃錦坳方向,感覺似是為由荃灣下來的人士指路。若由雷公田向荃錦坳方向行,並不易察見這兩塊問路石。相信不止八鄉石崗一帶的村民,還有荃灣的村民亦走此古道。為此,便開始找找關於元朗墟市的資料。

元朗古稱「圓塱」,早在明代已設立大橋墩墟,後因遷海令,墟市被廢棄。1669年復界後,居民可以回鄉生活。此時錦田官紳發起在元朗西邊圍與南邊圍之間的涌旁建立墟市,以農曆三、六、九為墟期,逐漸成為區內最大的農產品集散地。元朗曾是本港最大的漁米之鄉,盛產元朗絲苗。後因原有的元朗墟不足以應付時代需求,一班鄉紳 (來自十八鄉、八鄉和屏山鄉不同村落) 於1915年成立合益公司, 1917年建立合益街市(墟市)。墟內有大量店舖,貨品應有盡有,又闢空地 (雞地) 給小販於墟期擺賣農產品。漸漸取代了元朗舊墟的位置。(34) 在1950年代,還會借用元朗中小學的校舍,舉行香港農產品展覽會。據石匠黃先生的憶述,日佔時期荃灣尚是沿海的小村落,沒有足夠的糧食。當時元朗是新界糧食的供應中心,不少荃灣村民也會遠赴元朗購買糧食,亦會帶到荃灣轉售圖利。當時從元朗運來的米糧,養活了不少荃灣居民。(35)

由雷公田行上荃錦坳,首先看到的是「右往林村大埔     左往台山深圳」的問路石。估計昔日村民右路往大埔墟和太和墟,左路往元朗和深圳墟。除了古道,並不察見有分岔路,前行走走,發現疑似越野單車開出的路徑,不確定古道仍否存在。

走了一段路,便發現「西往錦田元朗 北往台山深圳」的另一塊問路石。同樣,除了古道,並不察見有分岔路,可能隨著公路開通,沒人走的關係,山徑已湮沒於林中。而這塊問路石的「北往台山深圳」則指向前一塊問路石「左往台山深圳」。還是首次看到以「東南西北」指示方向的問路石。上文提到坪洋村 (10.) 的問路石,上方是「右往橫崗 左往深圳」,下方亦是以「東南西北」指示方向。可惜問路石的下半部份「東去沙頭角、西去深圳、南去大布、北去干瀾」下落不明。(21)

行山路線:


19.

上至蓮花山上花山
下至元朗八鄉  

尺寸:28cm (闊) 54cm (高) 10cm (厚) 
位置:近潭頂新村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27)

由荃景圍起步,沿潭頂新村方向上山,在接回引水道前看到這塊「上至蓮花山上花山 下至元朗八鄉」問路石。這石所指的上路確是可達蓮花山、上花山,但下路並非往八鄉、元朗。懷疑此石曾被移動過,若此石立於元荃古道上,似乎比較合理。首次看到「上至下至」的用字,而這塊全外露的問路石令我對問路石的結構有些想法。稍後於小總結分享。


20.

鄭山
由此路上

尺寸:22cm (闊) 44cm (高) 6cm (厚) 
位置:城門水塘緩跑徑近W77 標距柱

Ancient signage letsgohiking (10)

這塊問路石確實讓我費解。首先無法得知「鄭山」是在何處。在1928年,因興建城門水塘,城門有八條村落需要遷村。以立石的位置,有可能跟遷村之一的城門老圍鄭氏族人有關。

今天有幸遇到行​山界前輩「正剛旅行隊」領隊陳溢晃先生,他指鄭山並非是一山頭,山為墳,即是鄭氏山墳。非常感激陳老師抽空為我解開這個謎團。(12/6/2021)

據前新界政務署長許舒博士 (Dr. James Hayes) 的記錄,昔日城門八村住了855名客家人,他們自17世紀起便居於此地。後來因興建城門水塘,八村村民於1928年遷離,當時除了村民要遷離,低於最高水位的墳墓亦要被遷走,但位於最高水位之上的墳墓則可保留。(9) 估計城門老圍村民建這問路石,以便後人來拜祭。

另外,問路石上的箭咀曾被更改方向,是建石時已搞錯方向?還是此石曾被移動過?遇過的問路石雖然不多,但皆以文字指示如「右往左往」那兒、「右邊左邊」是什麼地方,並不曾見箭咀的出現。

行山路線:


21.

往大澳昂平由右便直上

尺寸:24.5cm () 56cm () 9cm ()
位置:大嶼山地塘仔水吟橋旁

請問「問路石」

1906年,大悅、頓修和悅明三位禪師遊歷香港大嶼山,發現高山之上有一大片平原 (後人把這幅平原名為「昂平」),雖然長滿荊棘荒草,人跡罕見,清幽寧靜,認為是修行辦道的。三位襌師合力建小石室,後來出家僧衆聞風而至,遂搭大茅蓬,並以「大茅蓬」為寺名。1924 年,三位禪師及大眾禮請紀修和尚擔任「大茅蓬」第一任住持,並改名為寶蓮禪寺。(36)

根據1958年由寶蓮第二任主持筏可大和尚出版的《大嶼山誌》的記錄,昔日登山往寶蓮有兩條崎山路,一是由東涌鳳凰山西行;另一條是由大澳向薑山、鹿湖北行。相信這塊問路石是昔日為東涌往昂平及大澳的人指路。(37)

在本文下方的小總結曾推斷問路石的立石方法這塊問路石沒刻字的部未經琢磨加上顏色截然不同,估計此部份曾埋於泥土中相信問路石曾豎立一段時間可能倒下後才被加固於水泥地台之上,當石櫈供過路人休息。但無法得知問路石另一面有沒有刻上文字。

這是第一次在大嶼山看到問路石,所以特別興奮。石上文字及排列方式跟過往遇見的不同,若指示一個方向,用字會像 (6.) 「由此直往」、(11.)「上往」或 (16.) 「直往」。對於這句「往大澳昂平由右便直上」,是指往大澳昂平由右「邊」直上?不確定是否刻鑿時錯把「邊」字變成「便」字還是應理解為「往大澳昂平,由右,便直上」?但語法好像不通若有右路,那是否也有左路呢?若刻上「上往大澳昂平」或「由此直往大澳昂平」,會不會更簡單直接?這塊問路石上的文字排列及次序亦令我費解,從此路上山應先到達昂平,再走才到大澳,為何不是刻上往昂平大澳?另,可能刻字前沒好好計劃字距,令「往大澳昂平」「由右便直上」變成「往大澳昂」「平由右便」「直上」。

現在往昂平和大澳的方法很多,可乘車、纜車或乘船;遊人亦可經地塘仔郊遊徑、法門古道至昂平,不像昔日要走崎嶇迂迴而長途的山徑。此問路石已失去原有指示功用。

行山路線:


22.

舊:右往長壢村 左往觀音廟?
新:左往長壢村 往觀音廟

位置:蕉徑路
尺寸:27cm (闊) 38cm (高) 13cm (厚)
尺寸:15cm (闊) 41cm (高) 13cm (厚)

請問「問路石」

蕉徑谷有11條古老村落,於1966年曾發現一座於1650年鑄造,是明朝藩王對抗滿族入侵者的古炮。據許舒博士 (James Hayes) 的觀察,蕉徑老圍似曾建圍牆及挖掘壕溝。彭氏族人為較後期才遷入,聚居處名為彭屋。沙頭角一個宗族的分支於1920年代建立長瀝村,歷史較短。許博士亦提及一座於1966年重修的古廟 (9),相信是指位處上水蕉徑的龍潭觀音古廟。廟內有一塊於1966年12月11日立的重修碑記,現節錄一段內容 「溯本古廟,創自新界龍躍頭村,鄧龍崗祖。迄今二百餘載。歷年來,神靈顯赫,恩光普照。惟以年久歲遠,風雨侵蝕,勢將傾塌。同人等為沐神恩,保存古蹟,虔誠發起重修。」廟內銅鐘刻有國泰民安及道光24年 (29),證明此廟於1844年或之前已落成。後因日久失修,營盤、蕉徑、古洞、坑頭、唐公嶺、長壢 (長瀝) 及蓮塘尾七村村民合力重修。(38)

據龍潭觀音古廟廟祝賴路興先生表示,當地人十分重視觀音誕 (農曆2月19日),所有村民皆會齊集廟宇,已移居海外的村民亦會回來,較過年還要熱鬧。當時不同村落和宗族會在廟宇祭神,附近七個村落的村民亦曾一同重修古廟。賴先生提到若非共同在觀音廟祭祀,七村村民可能一直不相往來。(39)

以石的形狀及因並列而立,估計兩塊是一新一舊的問路石。舊的那塊問路石上方及後方均以水泥加固,似是刻意保留下來。雖然已無法辨認舊有石上的文字,但相信新的一塊刻有舊有的文字。只是舊的那塊可能刻上長瀝村的舊稱長「壢」村。石上所指的「觀音廟」是昔日營盤、蕉徑、古洞、坑頭、唐公嶺、長壢和蓮塘尾七村村民祭神的地方,因廟宇跟村落有一段距離,加上七村村民沒甚往來,故立問路石為祈福的村民指路。據許博士的記錄,長瀝村是1920年代建立,若這塊舊的問路石原有文字跟新的內容相約,則可能接近有100年歷史。而新的問路石刻上的是「長瀝」而非舊稱「長壢」,估計建於1966年以後。特別一提的是,新的問路石上,把左右兩字位置互換了,應是「右往長瀝村 左往觀音廟」,那方向指示才正確。

行山路線:蕉徑路>蕉徑彭屋>龍潭觀音古廟>龍潭山>蕉徑新圍>蕉徑路


23.

右往烏蛟騰? 
左往紅石門? 左往大滘小滘?

位置:烏犁古道 (烏蛟騰與犁頭石)
尺寸:23cm (闊) 34cm (高) 17cm (厚) 

請問「問路石」

行苗三及犁三古道很多次,直到今天才認真研究這塊無字問路石。為何認為這是問路石?原因有三,一是此石立於古道分岔口的位置;二是此石似是經過打鑿,它的大小及形狀,跟平日看到的問路石相約;三是石上遺留疑似黑及紅色漆油。憑立石位置、形狀及漆油而推斷這是問路石。基於附近一帶不見有墓穴,故排除是墓地山界石。

上文提及的22塊問路石均刻有文字,相信此問路石亦不例外,可能是刻鑿不深,文字隨年月消逝,後以漆油寫字。依據此石的豎立位置,估計可能刻上「右往烏蛟騰 左往紅石門」。右路往烏蛟騰,即現今遊人常走的古道,這個應該沒大異議。介子於《東北區域面面觀》曾提及下苗田有山徑上通犁頭石 (4),而左路確實可通往下苗田苗三石澗位置。且可經大峒、觀音峒往紅石門或大滘。

日治時期,日軍在元洲仔設立檢查站,監視往來大埔海的船隻。當時在沙頭角和西貢也駐有軍隊。村民為謀生計,會走其他路線走私貨品。其中一條較為安全的路線是假裝運送物資回船灣六村的大滘村。當成功通過日軍檢查後,便從大滘攀過山頭至紅石門村,待晚上乘船往大鵬灣的鯊魚涌。走私客大多在鯊魚涌停留一天,然後再啟程前往內地;或在鯊魚涌購物,待晚上再運回大埔。鯊魚涌是抗日游擊隊的基地,由於紅石門為重要的走私路線據點,游擊隊曾在該地設立稅站,將所得收入支援游擊隊工作。(13) 基於以上原因,相信當時有不少人往來紅石門,故推斷問路石上左路指往紅石門。船灣六村雖各有渡頭,但冬季時比較大浪,不宜出海。故此大滘及小滘村民會走村後小徑翻過紅石門坳往紅石門,或經觀音峒或大峒至三椏涌,再往荔枝窩或經上、下苗田至烏蛟騰。(14) 故此左路亦可能指往大滘小滘。

行山路線:


小總結

記錄了23塊立於古道上的問路石,雖然不算多,但也有些小發現,先來個小總結。

在指示方向的用字方面,當中有12塊,即過半數的問路石也是以「右往左往」那兒來指示方向。其餘有「右邊左邊」、「右邊左邊往」、「右至左至」、「上至下至」、「上路下路直往」、「由此直往」、「上往」、「西往北往」、「由此路上」和「由右便直上」,用字不一。當中於小夏威夷徑 (16.) 的一塊,兩面皆有刻字,比較罕見;於城門水塘緩跑徑 (20.) 的一塊,石上有箭咀;坪洋 (10.) 的一塊除了有右及左,還有東南西北的指向;在鳳坑 (6.) 、搖斗坪 (11.) 及地塘仔 (21.) 的三塊均只指示一個方向;在珠門田 (1.)及鳳坑 (6.) 的兩塊均有「問路石」三字及立石者的名字;在涌尾村遺址 (4.) 的那塊則有「界石」二字,既是界石亦是問路石。

問路石的形狀、大小及字體皆沒有統一標準。我對如何固定問路石感到好奇,但怕造成任何損毀,所以從來只是眼看手勿動。當看到小夏威夷徑 (16.) 被當成石級的一塊、近潭頂新村 (19.) 和地塘仔 (21.) 外露的兩塊就有些想法。估計問路石約三分一,甚或接近一半的部份是藏於泥土裏,而這些部份都不會琢磨,近地面的位置會略闊,可更穩固立於土中。小夏威夷徑那塊問路石的下方還有數條坑紋,相信是加強穩固程度的設計。

請問「問路石」請問「問路石」 請問「問路石」

昔日在本港工作的石匠,分為嘉應州、惠州、連州及肇慶等四派。前三者為客家人,後者為廣府人。石匠亦分為「打蠻石」、「打地牛」、「打光面石」、「打碑石」及「打碎石」五類。「打蠻石」即是從石山鑿出完整大石塊,多用於築建堤壩、避風塘和護土牆等;「打地牛」是將採出的石料,打成長方形的大石磚,供築圍牆和房屋等用途;「打光面石」是將石料打成石塊、石柱或石獅,並將其表面打磨琢滑,需精細和較高的技巧;「打碑石」是在紋理較幼的石材(多為沉積岩)上雕刻文字或物像,以作紀念碑或墓石之用;「打碎石」是將零散的石塊,敲打成碎粒,以便混和水泥及沙,供建築用途。在各派石匠中,嘉應州石匠以打石柱及門框見稱,肇慶石匠則擅長刻石碑及其他小巧石具。(40) 不知文中提及的問路石是否由石匠或是經本地人肇慶派打碑石匠刻鑿?而每塊問路石又是否必定選用沉積岩?這有待考證。

必須在此衷心感謝陪我一起尋石、度尺的 Amanda, Charles, Joseph,還有提供蠔涌古道及坪洋問路石位置和小夏威夷徑問路石背面照片的 Franky,以及時時聽我興致勃勃 (但悶人) 的分享的好友們。

最後要衷心感謝明報記者曾曉玲的用心記錄:通識導賞:路邊一嚿石 教你多元史觀 


我將這23塊問路石位置加到Google Map以方便統計及研究 (有小部份問路石的位置可能有少許誤差)


(1) 慶春約十年一屆太平清醮 (2010) 建醮委員會。《沙頭角慶春約十年一屆太平清醮紀念特刊》。香港:慶春約十年一屆太平清醮 (2010) 建醮委員會,2010年。
(2) 丁新豹、任秀雯。《香港國家地質公園人文散步》。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0年。
(3) 梁煦華。穿村 — 鄉郊歷史、傳聞與鄉情》。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郊野公園之友會,2004年。
(4) 「新界東北面面觀」 。介子 (網上資料2002年)。檢索日期:2020年11月15日。
(5) 蕭國健。《香港新界東北部鄉村之歷史與風貌》。香港:顯朝書室,2014年。
(6)「香港新界」 。香港客家總會。檢索日期:2020年11月10日。
(7) 長春社。《 村梭六鄉:後遷徙的生活紀錄 》。香港: 長春社,2023年。
(8) 朱維德。香港舊景掌故新談1。香港:香港自然探索學會,2007年。
(9) 許舒 (James Hayes) 著、林立偉譯。《新界百年史》。香港:中華書局 (香港) 有限公司,2016年。
(10) 阮志。《中港邊界的百年變遷:從沙頭角蓮蔴坑村說起》。香港:三聯書店 (香港有限公司,2012年。
(11) 阮志。《入境問禁 香港邊境禁區史》。香港:三聯書店 (香港) 有限公司,2014年。
(12) 蕭國健。《探本索微 — 香港早期歷史論集》。香港:中華書局 (香港) 有限公司,2015年。
(13)《大埔傳統與文物》編輯委員會。《大埔傳統與文物》。香港:大埔區議會,2008年。
(14) 蕭國健、游子安。《鑪峰古今 : 香港歷史文化論集2016》。香港: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
(15) 蕭國健。《大埔風物志》。香港:大埔區議會,2007年。
(16) 蕭國健。《香港新界之歷史與鄉情》。香港:中華文教交流服務中心,2008​年。
(17)「1,444幢歷史建築物簡要 (N395)」,古物諮詢委員會。檢索日期:2023年2月25日。
(18) 林村鄉公所。《大埔林村: 林村誌》。香港:林村鄉公所,2018年。
(19) 「街知巷聞:大菴村 磚窰燒瓦建屋」。明報OL網 (網上資料 2020年10月11日),檢索日期:2023年2月27日。
(20) 北區區議會。《北區風物志》。香港:北區區議會,1994年。
(21) 郭志標。《香港本土旅行八十載》。香港:三聯書店 (香港) 有限公司,2013年。

(22) 沙田區議會。《沙田古今風貌》。香港:沙田區議會,2007年。
(23)凹背灣 (新田)」。馬鞍山民康促進會 (網上資料2015年)。檢索日期:2020年12月20日。
(24)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 (下) — 新界》。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
(25) 黃佩佳 。《新界風土名勝大觀》。香港:商務印書館 (香港) 有限公司,2016年。
(26) 工作小組討論文件 (2012-2015)。西貢區議會。檢索日期:2020年12月2日。
(27)「沙田古道」 。馬鞍山民康促進會 (網上資料2015年)。檢索日期:2020年11月11日。
(28)「九約」 。馬鞍山民康促進會 (網上資料2015年)。檢索日期:2020年11月11日。
(29) 香港博物館編。《香港碑銘彙編》。香港:香港市政局,1986年。
(30) 吳灞陵。《香港九龍新界旅行手冊》。香港:香港華僑日報,1953年。
(31) 許壽康。《1958香港指南》。香港:東南書局,1958年。
(32) 「瀝源對外交通及買賣」 。馬鞍山民康促進會 (網上資料2015年)。檢索日期:2022年10月23日。
(33)「甲龍古道郊遊徑」 。漁農自然護理署 (網上資料2019年)。檢索日期:2020年11月28日。
(34) 歷史 | 入鄉隨續」 。文化葫蘆 (網上資料2017年)。檢索日期:2020年12月5日。
(35) 蔡思行。《戰後新界發展史》。香港:中華書局部 (香港) 有限公司,2016年。
(36)「寶蓮禪寺簡史。寶蓮禪寺 (網上資料2010年)。檢索日期:2021411日。
(37) 筏可和尚。《大嶼山誌》。香港:寶蓮禪寺,1958年。
(38) 黃競聰。《簡明香港華人風俗史》。香港:三聯書店 (香港) 有限公司,2020年
(39) 【旅遊籽】娘娘吉祥 潮拜香港女神」。蘋果日報 (網上資料 2015年4月24日),檢索日期:2021年5月4日。
(40) 饒玖才。香港舊風物》。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其他參考書籍:

  • 蕭國健。《鑑古尋根:香港歷史與古蹟尋蹤》。香港:三聯書店 (香港) 有限公司,2021年。
  • 武法東、張建平、田明中、王璐琳、謝蕾蕾、劉斯文、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烏蛟騰至荔枝窩 : 地質公園考察指南》。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郊野公園之友會,2009年。
  • 荃灣區議會。《荃灣二百年—歷史文化今昔》。香港:北區區議會,1991年。
  • 鄭寶鴻。《新界街道百年》。香港 : 三聯書店 (香港) 有限公司,2012年。
  • 鄭寶鴻。《香港城區發展百年》。香港 : 商務印書館 (香港) 有限公司,2018年。
  • 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香港:中華書局 (香港) 有限公司,2016年。
  • 李添福。《新界客家村情懷》。香港:超媒體出版,2009年。

2 responses to “請問「問路石」”

  1. A stele which I spotted when hiking last week along an old trail around Tai Tam Bay and I try to figure out what are the words caved on the stele, please see what can you tell?

    Please advise how I can send you the photo I took?

    1. Hi Derek,

      Thank you for letting me know about the stele. Can you send the photo to hletsgohiking@gmail.com?
      Really can’t wait to see it.

      Thank you again.

Leave a Reply

Blog at WordPres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iscover more from let's go hiking | 香港行山誌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