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20度 / 濕度66-92%
交通:在港鐵寶琳站乘16號小巴往來布袋澳村路
感想:交通方便,短途且景觀甚佳。適合突然想動身到郊外但時間不多的人。
長度 | 需時:2.13km / 約兩小時
Tai Au Mun Road>Junk Peak Country Road>Tei Tong Tsui>Joss House Bay>Tai Miu>Junk Peak Country Road>Tai Au Mun Road
Transport: Take minibus no. 16 at MTR Po Lam Station to and from Po Toi O
Feeling: Easy to go, short hike with gorgeous views. Suitable for those can spare limited time for hiking.
Distance and Hiking Time: 2.13km, around two hours
今天揀選的路線都是按天氣情況而決定,夏天天氣不穩,每次的晴天都得來不易。在大坳門路與布袋澳村路交界,以及清水灣鄉村俱樂部入口也有收費錶的停車位,但數量不多。可能天氣熱的關係,我們輕易找到泊車位,泊車後便沿大坳門路行往俱樂部入口。
轉右,走釣魚翁郊遊徑。
很快便離開郊遊徑,走指示牌後方的山徑。
看到東龍島,今天的天氣遠較預測好。
山徑清晰又易走。
下望維修中的大廟及大廟灣公眾碼頭。
曾走過田下坳上長山,不過因為那天天陰,所以沒有記錄路線。今天原本嘗試從這邊上田下山,不過天氣太熱,加上我狀態一般,所以決定改路線。
不上山,落山轉往大廟,再經郊遊徑上田下山。
接水泥徑。
到達大廟灣。
在海灘走走後便回程。
大廟於2010年5月17日被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根據古物諮詢委員會的資料「這座天后古廟於南宋 (1127 -1279 年) 咸淳年間 (1266 年) 由林道義建造,取代了寶安南頭赤灣的另一座天后廟。廟裡供奉的是天后娘娘,遠至珠江一帶的漁民亦專程前來,直至 1949 年漁民才開始轉往大廟灣的天后廟參拜。」 (1) 大廟現正重修,可以瀏覽華人廟宇委員會的網頁,內有大廟的詳盡資料,以及內外圖片。(2)
大廟灣刻石於1979年列為古蹟,根據古物諮詢委員會的資料「此刻石刻於南宋咸淳甲戌年間,即1274年,為香港最早有紀年的刻石,記載鹽官與友到南北佛堂門遊覽的事蹟,以及這處兩所廟宇的歷史。」(3)
拾級而上,隨後轉左走便返回郊遊徑,今次轉右上山。
看見清水灣鄉村俱樂部。
沒走多久已覺有些不妥,便決定往大石旁休息。
走到大石旁已有這樣的靚景,下望布袋澳。
我們坐在樹蔭下休息,邊吃生果邊跟好友聊聊《緣路山旮旯》的觀後感。
今天有些狀況,為安全計,還是決定大休後便原路離開,謝謝好友照顧及體諒。
返回泊車點,一想到開大餐便精神抖擻,哈。
清水灣交通方便,比較少塞車,有時得半天時間或天氣突然轉好便會想去清水灣如釣魚翁、廟仔墩、田下山、蝦山篤直洞 (扭紋洞)等路線。若走餓死雞、龍蝦灣郊遊徑、大雞坑、刀片脊、坐彿崖,那半天時間則不夠。
夏天天氣不穩,揀選路線常要有兩手準備。原本打算天氣好便嘗試從另一山脊上田下山,天氣是出奇地好,可是我狀態出奇地差,那注定我要減少體力勞動,轉去吃大餐,哈。這條路線易走、短途又有靚景,見今天天色這麼好,所以還是記錄下來。
今天由大坳門路近布袋澳村路位置起步,在地堂咀繞一小圈,花約個半小時。大廟附近有洗手間。
附近的路線:
- 大坳門道>田下山>布袋澳
- 清水灣總站>大坳門路>蝦山篤>蝦山篤直洞(扭紋洞)>蝦山篤>清水灣二灘>清水灣總站
- 大坳門>餓死雞>大坑墩>大坳門
- 大坳門>龍蝦灣>大嶺峒>大坑墩>清水灣樹木研習徑>大坳門
- 大坑墩>大雞坑>刀片脊>坐佛崖>大嶺峒>大坑墩
- 五塊田>上洋山>下洋山>廟仔墩>釣魚翁>清水灣道
- 五塊田>上洋山>下洋山>廟仔墩>釣魚翁>日出康城
- 東脊上釣魚翁 (大坳門>釣魚翁>釣魚翁郊遊徑>大坳門)
- 五塊田>上洋山>下洋山>(不上廟仔墩>釣魚翁)>大坳門路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此路線地圖
(1) 「1444 幢歷史建築物簡要 (70)」,古物諮詢委員會。檢索日期:2022年9月8日。
(2) 「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華人廟宇委員會 (網上資料2010年)。檢索日期:2022年9月10日。
(3) 「香港法定古蹟」,古物古蹟辦事處 (網上資料 2022年5月23日)。檢索日期:2022年9月7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