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26.1-32.5 度 / 濕度61-88%
交通:港鐵粉嶺站C出口,乘56K小巴往來「鹿頸」總站
感想:短途路線,有美景又有軍事遺蹟,非常值得一遊。
需時|長度:約兩小時 / 2.24km
**注意:山上枝葉茂密,要小心行走免掉進戰壕。
Luk Keng>Luk Keng Pillboxes and Observation Posts>Luk Keng Chan Uk>Luk Keng Wong Uk>Luk Keng
Transport: Take minibus no. 56K (near MTR Tai Po Market Station Exit C) to and from Luk Keng
Feeling: Easy access, short hike with superb views. Fun to visit the war relics.
Distance and Hiking Time: 2.24km, around two hours
**Points to note: Overgrown weeds may block the view of the trench. Luk Keng is packed with people during weekend, a very long queue for minibus.
鹿頸總是聚滿遊人,今天是中秋節補假,怕會更多人,所以將車泊在南涌後,便穿過天后宮,沿鹿頸路行往鹿頸。
今天的天氣實在好,沿車路行往鹿頸時也不停拍照,心情大好。
鴉洲是鷺鳥聚居的地方,於1985年4月9日訂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及特別地區。(1) 若想了解多些關於香港的鷺鳥,可瀏覽香港觀鳥會網頁。




到達鹿頸,在前方陳鳳記茶座旁的樓級上山 (即小巴站對面)。
走一段樓級後已有不俗的風景,看到沙頭角海、鹿頸、雞谷崗、減龍脊、五肚嶺、減龍嶺。
我喜歡新界東北,所以常常來行山,也走過不少山頭如白梨山、石芽頭、坳背嶺、老虎石頂、攀背頂、芬箕托、吊燈籠……每次總是開心非常。
離開樓級,轉走山路。小徑略斜略密,但現在較闊較之前易走
這段路很短,幾分鐘已走完。
看到第一座日軍機槍堡,山上的機槍堡及觀測台建於1941-1945年間。於2009年12月被確定為二級歷史建築物。(2) 機槍堡四周也有射擊的窗口,外闊內窄。負責興建這座機槍堡的日本人,名叫中村義雄。當時附近的村民皆被徵召來建設,但這座機槍堡最終也沒有派上用場。有興趣知多些的朋友可以看看和仁廉夫先生的著作《歳月無聲 — 一個日本人追尋香港日佔史迹》。(3) 今次沒走進機槍堡。
行不久便看到另一座機槍堡。
山上枝葉茂密,遮蓋了戰壕。戰壕約一米闊,約有一人的深度。要小心慢走看清前路,免掉進戰壕。
根據高添強先生編寫的《野外戰地遺跡》一書,得知山頭有1個指揮部及12個機槍堡之多。(4) 查看地理資訊地圖確有13個建築物的標示,有興趣的朋友可跟著找。我們今天來看風景,沿著明顯的山徑走,沒刻意找機槍堡。
高峒雖然只有121米高,但看到沙頭角海、鹿頸、南涌、海背嶺、龜頭嶺、紅花嶺、紅花寨,非常靚!
遠遠看到有塊石碑,我即時雙眼發亮,立即急步走下去。因為喜愛問路石,所以寫了一篇請問「問路石」的專題文章。
鹿頸村村民姓黃及陳;南涌則有楊、鄭、羅、李、張及林姓。(5) 估計這是南涌張姓村民的墓地山界石。
下望南涌魚塘,美不勝收。
小徑清晰,緩緩而下,較預期中易走。
看到稍後將會到訪的鹿頸陳屋。
行至分岔路,我們選了左路。
這一排的廢棄村屋,跟在鎖羅盆看到的頗相似。
從這個角度看來好像有工程進行中,其實挖土機都被廢棄了。
現鹿頸陳屋仍有人居住,為免打擾,沒拍照亦沒走太遠便原路折返。
隨後經過黃屋,返回鹿頸路。
行回南涌時,又看到不同的美景。
上次因天氣關係,只能原路上落,今次可以在大晴天下完整走一次,新界東北控極度興奮。要特別感謝好友相約及車我來,否則便錯過今天的好天氣、美景,還有泰國美食和鮮榨椰子汁,寫著寫著不禁笑了起來。難得宅友也對這條路線感興趣,期待她回港之日,帶她上高峒看風景。
這條路線較短途,可按自己體力連走以下的路線。新手如欲前往,建議由熟路人士帶領或參加沙頭角故事館舉辦的體驗東北活動。
今天由鹿頸起步,不用半小時已到達高峒。在山上看風景,隨後落山看看陳屋及黃屋,返回鹿頸小巴站花約1小時10分鐘,全天行約兩小時。起點和終點皆有洗手間。
附近的路線:
- 鹿頸>鹿頸機槍堡及觀測台(高峒)>鹿頸
- 鹿頸>雞谷樹下>鳳坑>水浸咀排(連島沙洲)>谷埔>亞公坳>榕樹凹>榕樹凹灣>谷埔>鳳坑>雞谷樹下>鹿頸
- 鹿頸>雞谷樹下>鳳坑>谷埔>坳背嶺>亞公坳>榕樹凹>榕樹凹灣>谷埔>鳳坑>雞谷樹下>鹿頸
- 鹿頸>雞谷樹下>鳳坑>谷埔>鹿頸
- 鳳坑家樂徑>金龍脊(減龍脊)>五肚嶺>五肚>四肚>三肚>二肚>谷埔新屋下>鳳坑>雞谷崗>鳳坑家樂徑
- 鳳坑家樂徑>雞谷崗>金龍脊(減龍脊)>鳳坑>谷埔>尖光峒坳>石芽頭>鎖羅盆>尖光峒坳>谷埔>鳳坑>鳳坑家樂徑
- 鳳坑家樂徑>雞谷崗>鳳坑>谷埔>坳背嶺>榕樹凹>谷埔>鳳坑>雞谷崗>鳳坑家樂徑
- 南涌>南涌郊遊徑>屏南石澗>平頂坳>丹竹坑>獅頭嶺
- 南涌>衛奕信徑第10段>石板潭>尤德亭>鹿頸
- 鹿頸路>海背嶺>255山頭>海背嶺>鹿頸路
- 南涌大灣>海背嶺>龜頭嶺>南涌郊遊徑>平頂坳>丹竹坑>獅頭嶺
- 大美督>橫山腳下村>橫山腳上村>上七木橋>下七木橋>南涌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1) 「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登記冊」,規劃署 (網上資料 2021年7月13日)。檢索日期:2021年9月29日。
(2)「1,444幢歷史建築的評估結果」,古物諮詢委員會 (網上資料)。檢索日期:2021年9月26日。
(3) 和仁廉夫。《歳月無聲 — 一個日本人追尋香港日佔史迹》。香港: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4) 高添強。《野外戰地遺跡》。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5) 蕭國健。《香港新界東北部鄉村之歷史與風貌》。香港:顯朝書室,2014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