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11.3-19.8度 / 濕度58-89%
交通:港鐵大埔墟站乘的士、20R小巴或巴士275R (只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 往來烏蛟騰
感想:今天在沒計劃下前往烏龜潭及石墜下瀑,能看到陽光照射碧綠潭水的美景,驚喜、開心萬分。
需時|長度:約三小時 / 4.99km
**注意:需要找路,建議由熟路人士帶領或開啟行山App跟著走。
Wu Kau Tang>Kau Tam Tso>Shek Shui Kan>Kau Tam Tso>Wu Kau Tang
Transport: Take minibus no. 20R or bus no. 275R (only on Sundays and Public Holidays) (near MTR Tai Po Market Station) or taxi to and from Wu Kau Tang
Feeling: What a surprise to find the stunning waterfall and plunge pool at Shek Shui Kan.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4.99km, around three hours.
**Points to note: Better accompanied by experienced hikers and with the help of hiking app.
由石水澗附近上三台頂、雞仔峒、赤馬頭及馬頭峰,繞一小圈返回烏蛟騰的路線,已走過多次,奈何沒遇到好天氣,所以一直沒記錄下來。今天原打算再走一次。
下車後,向九担租方向行。(乘的士、小巴或巴士的下車位置不同,詳情可看苗三 | 犁三古道一文)。
初段走苗三古道/ 印洲塘郊遊徑。
去年12月行經這兒,遇到一團又一團人來賞紅葉。
遇分岔路口時,轉右走。
橫過石橋。
不知何時開墾了耕地,但不見有門牌。莫非是香港國際藥用植物園?
過澗。
原本轉左路上三台頂,但發現右邊有條清晰山徑,之前來過多次也沒有的,懷疑是通往烏龜潭的路。我們商議後,決定轉走右邊山徑,看看路況。
邊行邊找路,不時在澗兩邊走,建議大家開啟行山App跟著走。
田基處處。
早上來,陽光特別美。
水質很好。
非常美麗的路段。
發現有儲水的地方。不知是昔日九担租村民蓄水作為灌溉之用,還是烏蛟騰村的食用水。
離開澗,轉上山。
這一段又斜又窄。
但很快便返回澗。
若不想走剛才的山路,可沿澗走。
一路走來,不用攀爬,整體難度不算太高。我這位笨拙人士小心慢走下,也能應付。
根據時任輔政司的駱克爵士於1899年提交的 《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資料中,石水澗村有20人居住。(1) 到了1930年代,全村只剩林茂、林傳兩叔姪居於此,以打漁和務農為生。香港淪陷後,這偏僻小村便成為游擊隊藏匿和設立通訊站的地方。據林傳兒子林鳴的記錄,從烏蛟騰村後的一條羊腸小徑,翻山越嶺走8里多路,便是石水澗村。(2) (3) 我們今天到達瀑布後便原路折返,未有一探石水澗村確實位置。
好友行得快,率先看到這一幕。我們在後方只聽到他不停說:「靚到喊!」
我來到時,也像中降一樣,只懂說:「嘩!靚到喊!」
另一好友邊笑邊問:「你們沒有其他形用詞了嗎?」
在網上曾看過烏龜潭的照片,印象中瀑布四周被植物遮蓋,光線不足,且水不多亦混濁。今天來到看到這美景,真的驚喜萬分,好友說當下相當感動。
據《香港山澗叢集》作者祁麟峰先生記錄,他多年前到訪此地,曾見潭的右方有尖石漆以藍字「烈士潭」。
原本想上馬頭峰,走郊遊徑回烏蛟騰,但我下午有事,所以小休後便原路折返。
是不是有UFO來接這位外星人離開?
回程時,我們不時在澗的兩旁走,基本上可以不濕腳。
接回山徑。
最後原路返回烏蛟騰。
早早知道有烏龜潭這個地方,但看過網上照片,覺得瀑布四周被植物遮蓋,光線不足,且潭水不多亦不特別清澈,故未有刻意尋找前往的山徑。好友們知我近日壓力大,細心又體貼地選了我最喜歡的新界東北路線來安撫我,還陪我一早出發。沒想到意外地發現通往烏龜潭的山徑,還有幸遇見陽光照射碧綠潭水的美景,我頓時煩惱盡消,開心非常,大自然就是有無限的治癒能力。好人除了一生平安外,還會一生快樂的,謝謝美意。
今天由烏蛟騰起步,花約個半小時至石墜下瀑、烏龜潭,後原路折返花約1小時20分鐘,全天行約3小時。在烏蛟騰有洗手間。
附近的路線:
- 烏蛟騰>九担租>犁頭石>三椏村>三椏涌>下苗田>上苗田>九担租>烏蛟騰
- 烏蛟騰>九担租>上苗田>下苗田>三椏涌>三椏村>小灘>三椏村>犁頭石>九担租>烏蛟騰
- 烏蛟騰>九担租>上苗田>下苗田>三椏涌>三椏村>荔枝窩
- 烏蛟騰>九担租>上苗田>下苗田>三椏涌>三椏灣>(三椏村>牛屎湖山>西流江 – 新建郊遊徑)>(西流江>三椏灣 – 乘艇)>犂頭石>九担租>烏蛟騰
- 烏蛟騰>九担租>上苗田>下苗田>三椏涌>三椏灣>三椏村>牛屎湖山>(牛屎湖>西流江 – 綑岸)>(西流江>三椏灣 – 乘艇)>犂頭石>九担租>烏蛟騰
- 烏蛟騰>九担租>上苗田>下苗田>三椏涌>三椏村>三椏灣>橫排>印洲塘郊遊徑>三椏灣>三椏村>犂頭石>九担租>烏蛟騰
- 烏蛟騰>九担租>上苗田>下苗田>三椏涌>三椏灣>橫排>三椏灣>犂頭石>九担租>烏蛟騰
- 烏蛟騰>九担租>上苗田>下苗田>大峒>觀音峒>紅石門村>乾門咀>盪排頭>紅石門>鹹魚埕>牛頭角>牛角涌>迷椏走廊 (黃竹涌、馬尿水)>下苗田>上苗田>九担租>烏蛟騰>新娘潭
- 吊燈籠看日出 (南脊上東脊落)
- 烏蛟騰>九担租>吊燈籠>芬箕托>烏蛟騰>新娘潭
- 烏蛟騰>九担租>犁頭石>三椏村>小灘>荔枝窩>鎖羅盆>尖光峒坳>谷埔>鳳坑>雞谷樹下>鹿頸
- 烏蛟騰>阿媽笏>梅子林>蛤塘>荔枝窩>九蘆頭>小灘>三椏村>下苗田>上苗田>九担租>烏蛟騰
- 烏蛟騰>苗三古道>(三椏村>往灣 – 乘艇)>往灣西頂>(往灣>東灣>三椏村 – 乘艇)>犁三古道>烏蛟騰
- 烏蛟騰>烏蛟騰郊遊徑>阿媽笏>分水凹>梅子林>蛤塘>吊燈籠>芬箕托>烏蛟騰
- 烏蛟騰>烏蛟騰郊遊徑>媽騰古道>亞媽笏>媽騰古道>黃泥湖 (南螺朝北斗穴)>荔谷古道>梅子林>蛤塘>梅子林>亞媽笏>媽騰古道>烏蛟騰
- 烏蛟騰>烏蛟騰郊遊徑>媽騰古道>阿媽笏>老虎石頂>攀背頂>荔枝窩>蛤塘>梅子林>分水凹>烏蛟騰
- 降下坳>烏蛟騰郊遊徑>烏蛟騰山火瞭望台>媽騰古道>亞媽笏>分水凹>荔谷古道>谷埔>鳳坑>雞谷樹下>鹿頸
- 降下坳>烏蛟騰郊遊徑>烏蛟騰山火瞭望台>媽騰古道>阿媽笏>梅子林>荔谷古道>荔枝窩>三椏村>犁頭石>九担租>烏蛟騰
- 降下坳>烏蛟騰郊遊徑>減龍嶺>五肚>四肚>三肚>二肚>谷埔新屋下>白梨山>聚門嶺>金龍脊(減龍脊)>五肚嶺>減龍嶺>烏蛟騰郊遊徑>降下坳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1) 丁新豹、任秀雯。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人文散步》。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0年。
(2) 「烏蛟騰村石水澗 「三三事件」老龍田」,郭志標 (網上資料)。檢索日期:2022年3月6日。
(3)「石水澗上空的抗日電波」,東江客家文化協會 (網上資料 2007年6月)。檢索日期:2022年3月7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