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 26.8-34度 / 濕度61-86%
交通:乘 6, 41A, 63, 66或76號巴士,「黃泥涌水塘公園」站下車 / 回程於淺水灣道乘車離開
感想:交通方便,路線四通八達,風景一流,是香港島的短途之選。
需時:約三個小時 / 4.09km
Tai Tam Reservoir Road>Wong Nai Chung Reservoir Park> Tsz Lo Lan Shan Path>Tai Tam Country Trail>Violet Hill>Wilson Trail Section 1>Repulse Bay Road
Transport: Take bus no. 6, 41A, 63, 66 or 76, get off at Wong Nai Chung Reservoir Park / Return by taking bus at Repulse Bay Road
Feeling: Highly accessible trail, with many retreat points. Enjoy the stunning views along the trail. I would say this is one of the best short hikes in Hong Kong Island.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4.09km, around three hours
下車後沿大潭水塘道行往黃泥涌水塘。
遠望南朗山。
到達黃泥涌水塘公園。
據水務署資料,黃泥涌水塘是繼薄扶林及大潭上水塘之後,本港第三個最具歷史的水務建築。水塘於1899年落成後,成為大潭水塘群以外的輔助水源。
隨著其他較大型的水塘相繼落成,黃泥涌水塘於1986年停止運作,並成為首個划艇公園。上手的食肆和小艇出租承辦商於14/2/2017結束營運。看見地方整潔又有些新的小艇,是有新承辦商接手嗎?
黃泥涌水塘已超過120年歷史,石砌水壩、水掣房和溢流口三項建築於2009年9月18日被列為法定古蹟。(1)
溢流口。
從樓梯下來,可以選往紫羅蘭山或走紫羅蘭山徑。今天原是走輕鬆路線,但看見天色這麼好,
開始走無盡的樓級。
近日身體有些狀況,加上今天頗熱,曾有一刻差點回不過氣來,幸好及時休息便沒事了。
紫羅蘭山有三個山頭,標示為紫羅蘭山西 (438米) 、紫羅蘭山 (433.9米) 和430的山頭。昔日以北、東和南峰來區分。今天只走北和南峰。
紫羅蘭山土名為高峒山,山坡有一種野生的草本植物桔梗,
在紫羅蘭山西的山頭 (北峰) 小休後便下山。
風景確實好。
若選左路,走郊遊徑可往433.9米高的東峰,但我們轉右走山路上430米高的南峰。
要略為找路,但山徑尚算清晰。
路略斜但沒什麼難度。
嘩!驚喜!右方便是南峰。
原來在紫羅蘭山北峰上曾有一塊高約四尺,闊約數吋的方形尖頂石碑。一面刻有「紫羅蘭山觀測所」,另一面刻有「昭和十七年二月 桅部隊」的字様。當中文字有缺筆,不盡是中文。是香港淪陷時,日軍所立,戰後仍存在,後才被抛至谷中,斷成兩截 (斷裂之處在山字以上),據說在南峰下的山谷,現已不知所終。1976年創刊的《野外雙周刊》及第25期有詳盡記錄。







看罷風景,便走山路下去。


























提起紫羅蘭山,就會想到吊鐘花。若真的想看吊鐘花,
在黃泥涌水塘公園起步,行約1小時到達北峰,多走25分鐘至南峰。最後接回衛奕信徑到淺水灣道乘車約1小時,全天行約兩個半小時。
附近的路線:
- 黃泥涌水塘公園>紫羅蘭山>紫羅蘭山徑>黃泥涌水塘公園
- 佳美道>赤柱古道>赤柱峽道>孖崗山>衛奕信徑第1段>赤柱峽道>佳美道
- 舂坎角道>魔爪石>骷髏石>狗頭石>舂坎山>舂坎角炮台>張保仔洞(狹壁洞)>舂坎角道
- 畢拉山道>港島徑第5段>衛奕信徑第2段>渣甸山>黃泥涌峽徑>大潭郊遊徑>渣甸山2號食水配水庫>金督馳馬徑>畢拉山道
- 淺水灣>麗海堤岸路>深水灣>香島道>苗鍾徑>壽山村道>碧園>壽臣山>深水灣道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1) 香港法定古蹟,古物古蹟辦事處 (網上資料 2020年9月23日)。檢索日期:2021年9月8日。
(2)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 (下) - 新界》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
Leave a Reply